两百五十步!
“上弦!”北宫踏前一步,放声嘶吼。
“弦!”白袍齐踏左足,抽箭,搭弓。
两百步,顺风,居高临下!
“引!”同时拉弓,咬牙扣弦,准备弯身,抛射。
“止步!”就在此时,那茫茫的流民海洋中,有人振臂大吼,数千流民竟然齐齐一顿,再不往前半步,一张张人脸闪现于夜色中,也辩不清神态,好似风中的稻草人一般。
“嗯……竟然不前!”
来福浓眉一皱,指着那人隐身之处,冷声道:“小郎君,此事有异,然流匪人数过众,小郎君理当暂避。此地有我与北宫,定可护得粮草辎重。”
北宫按着腰刀,嘿嘿冷笑:“小郎君但且宽心,此乃乌合之众,北宫当酌势,奔取匪首,或可一气击灭!唐首领,速护小郎君暂避!”
唐利潇领着三十剑卫站在高台下,当即亦道:“请,小郎君暂避。”
“汝等且布军,何需顾我!”刘浓面色一寒,部曲与粮草皆在此地,身为家主,岂可弃之奔逃,当即便对袁耽道:“彦道,且速退城中!”
袁耽大惊失色,喃道:“其中,定有城中筑墙之民。”言至此处,一顿,面对刘浓,喝道:“瞻箦休得小觊袁耽,荀巨伯访友探疾,遇匪攻城而不弃,愿与友共存亡。袁耽,应当如是尔!”
一名郡役首领,沉声道:“典臣,当趁流民尚未及营暴乱之时,宜决不宜缓!”
“然也,速调部曲前来!”
袁耽神色冷凛,当即叫过袁氏部曲,命其领人速速前往城西调军,想了一想,又对那郡役道:“汝,即刻前往萧氏坞院,请刘小娘子前来劝镇!”
“诺!”那人带队领命而去,从军营右方斜斜一插,快速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