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行路难,真的勇士,当披剑直行。

初衷不改,博浪而行!只是得再细,就以那儒经道玄为例,他近乎于肓。与卫玠相对之时,不过趁着些后世见闻强横雄辩,如是深究其理,万万是说不出个子午寅丑来的。这般的只知其表,不知其理,若真要与名士静对辩难,很容易被人一举戳破。好在,他年龄尚小,还有时间去学习,而他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

君子六艺,艺艺皆可习得。既想以南望北,事事皆可布得。

刘浓这一路沿石而出,身心比之昨日大有不同。木屐踏得清脆,宽袍挥舞直若轻燕,来福不得不扛着木盒小跑才能追得上他。

“小郎君,小郎君稍等。”

正欲穿出曲巷,身后传来王訚的呼声,回头一看,他还带着牛车。刘浓得王訚示好,又曾暗中相助于己,不敢轻慢,急迎几步。

王訚侧身避过他的礼,自己却弯身长长而行稽礼,笑道:“小郎君是士族子弟,岂可出入无车,卫公子让我携车相随。小郎君初到建邺,定有不悉之处,更有诸般杂事需得人手听使。今后小郎君的起居出行,便由王訚料理,还望小郎君莫弃!”

刘浓微惊,听这王訚的意思,以后便要一直跟随于他,可他是王导的随从啊,便问道:“王訚兄不嫌刘浓困境顿足,愿意以身相随,刘浓自是感激不尽。可王兄乃是王公随从,此举恐有不妥。”

王訚笑道:“王公已将王訚赠予卫公子,卫公子再将王訚赠予小郎君有何不妥?小郎君莫要忧心,小人非是王氏家生子弟,亦是早些年南渡的流民,本是财物一般的物事,哪里当得起大人物的留心觉意,断不会给小郎君带来任何隐忧。小郎君,请上车!”

说着,他便将身一矮,想要跪伏在地,引刘浓踏背而上。刘浓赶紧避了,在来福的帮助下跳上了牛车,安坐于车中。心道:卫玠不拘小节,恐是想不得如此周全,怕是他自己要求前来跟随于我。王导与卫玠都是世家大族,我有什么能值得他跟随呢?哦,对了!我与卫世叔的对答,想必他都听了去,应该是知道我要兴家族、建庄园,便前来谋个更好的出身。嗯,能有这般见识,又能当机决断,也不是个寻常人物了。

“小郎君坐好!走咯……”

王訚笑嬉嬉的跳上车辕,待来福也跨到他身旁坐好,一扬鞭,青牛微鸣,踏着青石迎着红日而去。

刘浓猜得对也不对,王訚的确是听了他与卫玠的对话,主动要来跟随。但却不单是因为他这里庙小好出头,更多的是看中了他这个主子。身为世家子弟,温和礼贤,又知错能改,且年龄幼小。这一切,便是其甘愿依附的原因所在。王訚南投以前是个商户子弟,虽然年龄只有十七八许,但走南闯北见识过的人物亦有不少。心中也自有一杆秤,知道该把自己放在何处,方能材尽其用。

王訚驾车又快又稳,在来福的指引下,牛车穿街走巷,很快便停在了目地的。敏捷的跳下车,将车辕上的矮凳搁在车旁,搀扶着刘浓踏凳而下。

“小郎君,当心些!”

“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