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放心,小弟这就带人去截杀他们!只是……”蔡中犹豫了一下,看向蔡瑁道:“主公已经派了刘磐去迎接吕布使者,两国交锋,不斩来使,若这些人死在我们境内,日后恐怕不好交代。”
“怕什么?”蔡瑁不屑道:“吕布旦夕不保,而且也没人知道是我们干的,南阳被吕布卷走了大量人口,本就盗贼丛生,说起来,这还得怪吕布,我们对南阳的掌控力还不够,你放心,我会想办法拖住那刘磐,为你争取时间。”
“那小弟这就去办。”蔡中点了点头,当下便去点兵出行。
看着蔡中离去,蔡瑁想了想,招来一名心腹家将道:“你持我令符,通令各处关卡,对襄阳派出的部队,严查,能拖就拖。”蔡瑁掌控荆襄兵权,虽说不是一手遮天,但只是拖延刘磐的行军速度,他还是做得到的。
“是!”家将领了令符,匆匆出府,安排人前去四周关卡传令。
第三十五章 工部
当初吕布率军出征河套的时候,就是阳春三月,如今再度返回,长安城好像没什么变化,依旧是碧草青青,但如果走进长安城,就能感觉到整个长安城里洋溢着一股说不出的繁华。
走在大街上,不但能够看到各种昔日所没有的雕梁画栋,更有一些颇具异域风情的建筑出现,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吸引了大量来自塞外诸国的商人进来,不但带动了整个雍凉的经济,也带来了不同的风俗文化。
吕布提倡百家争鸣,为什么要提倡,因为这些东西,就是这个时代所缺的,无论文化还是各家学说,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实现升华,如今的儒术地位虽然尊崇,但还处在探索阶段,并未完全形成后世那种故步自封,不断内耗的怪圈子,作为华夏子孙,吕布骨子里对这些华夏传承下来的东西自然有着自己的感情,但不只是因为世家的关系,如果任由儒术这样一家独大的发展下去,几乎可以预见,未来走向腐朽是必然的,任何一门学术甚至推演到各行各业,一旦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向这方面发展,唯有竞争,有危机感,才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就如同现在的长安,虽然一眼看去,有些乱,但在这乱之中,却在形成新的文化氛围。
儒家有很强的兼容性,也许千百年后,当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各家学术被儒家一点点的同化,或者出现另外一门学术将儒家吞并,还是会走进故步自封的怪圈,但千百年后的事情没必要现在去操心,人活一世,匆匆百十年光阴,却想着千年后的危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至少现在,吕布要让这颗种子在自己手中种下去。
各地的战斗还在继续,不过就像贾诩所说的那样,以各家目前的实力,除非发生什么惊人的变故,否则这种北方三足鼎立的局势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现在重要的不是继续拓展,而是稳固这一仗之中的战果,将这些战果完全消化,发展内需,只有内部稳固了,有了底蕴,才有资本再去向外发展。
当吕布回到长安的消息传开的时候,原本笼罩在长安上空躁动不安的气息,逐渐平息下来。
以前吕布在的时候,通常不怎么管事,大多数事情都是由陈宫的长安府以及律政司来协同管理,各行其是,有条不紊,但当吕布离开后,所有人心里都仿佛少了一份底气一般,吕布那强大的震慑力足矣震慑各族按照吕布规划出来的法令各行其是,但吕布离开,这些刚刚形成的法令在执行力上开始出现不足。
尤其是在京兆一带的兵力源源不断的调出去,至使关中内部变得空虚的时候,这些法令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信力,却因为大量兵马的出征,致使缺乏了一定的执行力,加上没了吕布的震慑,西北方的奴隶、各族还未完全规划的羌人那骨子里还未完全化掉的野性就开始有些不受控制了。
如今吕布回来,各地建立的市集一下子安稳了许多,许多归化出来的羌人一瞬间比兔子都乖,各地市场也重新恢复了稳定秩序,让包括陈宫、张既在内的所有人齐齐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