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页

“昔日圣人诛少正卯,我辈何不效法先贤,对奸贼来个鸣鼓而击之?我已经探听明白了,张孚敬、桂萼二人乘坐的船只,就在这两天就要抵京。咱们就先除掉这两个贼子,也可以让万岁见识一下,我们的信心。那些勋臣的胆子小的很,只要给他们一点颜色,所有人都会退回去。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我辈正人君子,并不是好惹的。”

几名翰林一脸茫然“升庵兄,我没明白您的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万岁既然要保他们,我们就自己干。要处置人,不一定只有三法司一种方法,既然那些鹰犬可以把不相干的人下监牢,咱们也不必事事依赖法司,有些事,自己做就好了。”

他边说边站起身来,挽起了袖子,又从腰间摸了一对指虎出来。这东西是武人练拳格斗时用的,明朝文人并不是弱不禁风的书生,不少人也练武,对这东西不陌生。但是杨慎不是个好武之人,带了这个东西在身上,颇有些诡异。

“我找自己家护院讨的,为国除奸就靠它了。”

“执行私刑?升庵兄,这样的行径有违国法,似乎不大好吧?再者,我辈是读书人,最后要靠拳脚杀人,这传出去,有点丢人。再说,万一那些人身边有护卫,我们也不好接近。”

“大家放心,我们只要选一个合适的地点,保证不会遇到护卫,也保证,杀人之后,不用承担刑责。不要忘了,左顺门。”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为国除奸(二)

土木之变后,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在左顺门为群臣击毙,因为这件事里有天子的授意,马顺被定义成奸佞,杀人的大臣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自那之后,左顺门这个地方,就被人为的赋予了一层正直含义:大臣在此捶杀奸贼无罪。

这种含义,并没有写进成文法里,如果真的在这里杀人,也不能拿出这个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但是,大明朝的臣子心中,终究是把这里看成了一个捍卫自己理想与道统的神圣场所,只要杀的人被定义为奸臣,杀人者也是仕林清流的话,处理上也就不会严苛到杀人偿命的程度。

翰林是储相,国朝官吏中,清贵第一,是清流中的清流。即使是天子,也不可能因为杀人,就把所有的翰林都予以处置。几个人面面相觑,最终下了决断:一切就依升庵兄之见,只要有升庵兄带领,我等愿意泼出性命,为国除奸。

在左顺门外值守的是几名小宦官,与之配合的是负责宫禁安全的锦衣卫。自从土木之变后,这里就没发生过什么问题,于这里担任护卫者,往往只是个仪仗,充当一个活道具。几名值班的护卫,都是长身大面的勇士,身上穿着盔甲,腰里挎着长刀,日光下铠甲耀眼,很有些气派。披挂铠甲的人,看上去也是面目威严,但是思绪,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

忽然,一名小宦官神色慌张的跑过来,猛地推了一名护卫一下“几位爷台,大事不好,一大堆人在门外面转来转去,神色很有些不善,咱家怕是要出事。”

几名值守的锦衣听到这消息,也纷纷从神游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撒腿跑到门首观望,能被派到这里值勤的,都是有一定手段,在卫里也算是精兵。眼光,身手,都非常出色。有一些人甚至有过杀人的经历,如果来的人真的可疑,肯定逃不过他们的法眼。在情势危急的时候,拔出刀来斩人,也丝毫不奇怪。

可是为首的锦衣先是面容严肃的仔细观察了一阵,随后就一脸释然的长出了一口气,回头对那小太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