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二位公公的忠义,杨某佩服的很。你们也不要想太多,你们所求的事,就是这个样子了,我没权力保证什么,不过我敢说一句,陛下乃是个仁厚之人,不会苛待前朝遗存的忠良。至于些许人的胡言乱语,几位不要放在心里,有万岁在,他们不能把你们怎么样。倒是现在陛下新立,身边正是用人之时,若是有什么公务交办下来,几位不可推脱啊。”

两个太监暗出一口气,只要过了这一关,破费些银两田地,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谷大用嘿嘿一笑,“天色不早了,杨缇帅,咱们去喝一杯。这里别看是个穷乡僻壤,做不出什么像样的酒席,不过一些农家菜,还是很有味道的。”

原本以为,所谓的农家菜,是大锅贴饼子之类的原生态食物,可是等到了这村里首富的家中,才知道所谓的农家菜,竟是这位员外两个待字闺中的女儿,以及村中几个最为出挑的姑娘。

这些女人显然知道给自己安排的是什么差事,神情中都有些不情不愿,但是在族长或是家人的命令下,还是得强自挨着几位大贵人坐下。谷大用道:“这些女人,都是咱的佃户,保证不会有任何首尾,缇帅可以尽情尝尝味道,若是对胃口,尽管带到京里。谁若是伺候不好,就打死了她,也不过是往外面一丢的份。”

郭九姐和永淳,被谷大用安排到另一处用餐,显然作为宫中大珰,他看的出谁是女扮男装。见两个太监已经熟门熟路,对身边的女人上下其手,杨承祖顿觉自己见识浅薄,学着样子,把手搭在了身边那女子的身上。

那姑娘似乎是这里员外的闺女,也就是所谓的小家碧玉了,不过在这种时候,却似一只落入陷阱的小兔子,除了哀求的看着这个男人之外,什么也做不了。这顿酒从中午,一直喝到了天色擦黑,谷大用等几人就揽着身边的女人回了卧房,至于一个太监如何品尝这农家菜,杨承祖无论如何也想不清楚。

而那个被他调弄了一个下午的女人,显然也已经从抗拒变成了认命,扶着他进了房间,就主动脱起了衣服。可是这道菜刚刚动了几下筷子,还不等切入正题,蒙古兵来了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第六百一十七章 殿后(一)

成祖靖难之后,以京师为国都,也就是所说的天子守国门。京师之地离虏贼太近,虏破古北口后,则可长驱直入,威胁京师。草原上,每一个冬季,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为了让自己的部落能够活过冬天,每年的秋季,虏骑必定大举南侵,防秋已经成了老生常谈。

但是如今的草原胡骑,势力远不如当初,昔日应州之战,也着实让蒙古人伤筋动骨。此后的秋季,虽然鞑兵屡屡破关而入,但不过就是劫掠杀戮边民,掠夺财货物资,绝不会到腹里地区为害。

至于京畿,这是大明的敏感地带,到这走一趟,说不定就会引发大明对蒙古的全面讨伐作战,得不偿失,脑子没洞的大汗,都不会纵兵抵京。

这片位于宛平境内的田庄,从理论上讲,确实在蒙古的攻击范围内,但是实际上,从上到下,没人想过蒙古人真的会引兵来犯。如果不是放了远探,很可能这些人就被如同天降的胡骑连锅端掉。负责警戒的哨卫与蒙古方面充当斥候的游骑交了手,身上带了两枝箭,伤的很是严重。

这哨卫,是杨家从陕西三边招募来的军户子弟,对蒙古人的作战颇为熟悉,顾不得身上的伤,而是催着杨承祖快走。“这绝对是北虏,方才来的只是一队游兵,后面怕是大军就要来了,大家快走,晚了就逃不掉了!”

到这田庄来的,不过是杨家的几十名护卫,以及张永、谷大用身边的几十名军伴外加上武定侯家的家丁。手上的器械也是防范不开眼的响马,或是江湖杀手的,对上蒙古大军,不可能有取胜的希望。不过好在蒙古人的志向在于寇掠,有这么一座庄子在,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有人如果转移的快,还是能逃得掉的。

方才不情不愿的那位员外家的闺女,此时紧抓住杨承祖的胳膊不放,不住哀告着这位大贵人带上自己。谷大用却是一记耳光已经抽了过去“不开眼的小贱人,现在什么时候了,谁还顾的上你,赶快找根绳子上吊,免得被捉去给鞑子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