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

以蒋妃对杨承祖的认知,对于这种传言基本是持相信态度。她倒是不觉得九姐有什么不好,或者这行为有多不对,只是觉得这次杨承祖玩的有点大。世袭勋贵家的嫡生闺女,这可不是好打发的,搞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就在蒋妃犹豫着,要不要拿出太后的身份,当一回媒人的时候,却不想,一记闷棍从天而降,重重的打在了她的头上。

队伍刚刚走到通州,就有特使从宫里赶过来拦住了队伍,担任使者的,正是新近颇为得宠的小太监张佐。见面之后,张佐先是给蒋妃磕了头,接着就宣布了一条令所有人大为惊讶的消息。

“万岁有口旨,请太后暂且先不要进京,在通州先行歇驾。朝廷上,几位阁老于太后的名位上,还没说出个究竟,现在进宫怕是多有不便。”

蒋妃本来还想着,进宫好好看看自己的儿子,几个月没见,他到底是变的胖了还是瘦了,是变黑还是变白。却没想到,竟是被拦在了京师之外,情绪的低落自不待言,更令她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自己的名位,还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价值。

皇帝是自己的儿子,这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事实,朝内诸公对此也全都知情,他们到底还在争论些什么。

一旁的杨承祖却是暗自思忖着:看来大明朝的君相之争,现在已经撩开了序幕。那些帐本落到皇帝手里之后,让文臣们的臣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次也算是文官们的反击。他们通过这个事件,对皇帝展示肌肉,未来朝廷的话语权,这次差不多可以定个调子了。

第五百九十章 名位大过天

在蒋妃被困于京师城外时,让我们把视角暂时移向大明的北方:草原上,数以万计的大明难民,正在蒙古监工呼啸的皮鞭下,昼夜不停的劳作着。

就在正德驾崩之后,宣大边民二十余万越关逃亡,投奔蒙古,现在在这些人的血汗与生命的基础上,一座巍峨宏伟的巨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志得意满的博迪汗,准备以这座巨城作为自己的国都,并在此接受各爱马克部落头人的朝拜,重塑昔日大元天子的风光。名为赵全的军师,则满脸兴奋的看着属于自己的那些建筑,土炉、工坊、匠人,他的梦想似乎即将插上翅膀,一飞冲天。

而在大海的另一端,名为日本的国土上,应仁之乱虽然早已结束,但是乱世的大幕已经拉开,这个国家正在进入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从三位上卿、甘露寺中纳言兼左京大夫,周防、长门、丰前、筑前、石见、安芸、山城七国守护大内义兴,与从四位下武藏守、民部少辅、右京大夫、幕府管领、摄津、丹波、山城、讃岐、土佐五国守护细川高国之间矛盾日深,双方关系自蜜月期而变为七年之痒,进而剑拔弩张,随时有火并的可能。

为了获取财源,两位大名都派出了庞大的贸易团队,满载着自己的货物持勘合符印,向大明的宁波市舶司驶来。

在东南亚,原本属于大明藩属的马六甲、菲律宾等小国,如今则停泊着风格造型明显不同于内地的巨大船只。一面面葡萄牙国旗,圣母雕塑的教堂伴随着坚固的堡垒,正在兴起。位于大洋彼端的不速之客,即将对帝国造访。

不过不管是边民的大规模逃亡,还是邻国的变化,于京师的衮衮诸公而言,都不过是癣疥之患不足挂齿,现在大明朝廷上关注的问题只有一个:大礼议之争。

事情的缘由,则是嘉靖天子为自己的父亲修坟以及迎接母亲进宫,这些都需要有个由头。尤其兴献王涉及到重修陵墓,这就更不能按着藩王陵墓的名义,于是下旨,让礼部为自己的父亲议一个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