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汉王懵了一下,但好在他对季畅到底是有些了解的,一见她神色就知道她不高兴了。他暗自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言语,终于发现了不妥,好在还能抹得下面子来道歉:“对不起阿畅,是我失言了,我只是不想再这样下去。”
其实雪灾从开始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十来天,但就在这短短时日里发生了太多事,死了太多的人。季畅成日躲在府里或许没什么感受,可汉王处处碰壁却早已是满心焦躁。
季畅对他的道歉没什么表示,又倒了杯茶与他,便送客了。
汉王走后,常明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房内,就坐在汉王之前的位置,与季畅只隔着一只炭盆。他看着季畅,有些忧心忡忡:“世子,殿下他……是不是变了?”
汉王变了吗?或许没有。他仍旧满腔热忱心怀天下,只是所站的位置不同了,他自以为拥有了改变的实力,于是便愈发难以忍受眼下的无能为力。他信任季畅,依赖季畅,因而也对季畅苛责。说不上对与错,可终归是让人寒心的,尤其季畅并不算他的谋士。
季畅生气了一下,倒也没有更多的反应,只抿了口茶水说了句:“等着吧。”
说是等,其实也并没有等多久,京中的局势便又发生了变化。倒不是城外那些手无寸铁的难民终于打败守城军攻入了京城,而是随着大雪降下,城中的房屋陆陆续续又有了损坏。
新一批的灾民出现了,不等汉王带人救灾,京兆府便来了人要将他们驱逐。
城里的百姓到底是要比官员豪富更多,之前他们能高高挂起,对难民的遭遇不闻不问,只是因为事不关己而已。如今又有人屋子被雪压塌了,而且同样要被驱逐出城,终究还是挑动了众人的神经。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雪什么时候停,更不能保证自家的屋子就可以坚固的撑过这场雪灾。万一自家的屋子也塌了呢?那是不是就要跟城外那些可怜的难民拥有同样的遭遇,没吃没喝没屋子住,还要被守城的官兵借口叛乱肆意屠杀?
不管守城军举刀的理由如何,反正满心惊惧的百姓已经将他们妖魔化了。
渐渐也不知从哪里开始传出了流言,都道是皇帝失德,这才引得上天降下惩罚,这连日的大雪便是征兆,可惜百姓无辜,偏偏受了昏君连累……
大抵是因为心中对眼下局面的愤怒与畏惧,这条流言传得极快极广。尤其城外那些难民得知之后,更是把“昏君无道,引得上天责罚”当成了口号来喊。所谓法不责众,更何况难民被赶出城已经没了多少生路,便更是无所畏惧,生生在一天时间里闹得京城内外人尽皆知。
古来便是如此,天灾往往爱跟君主德行相牵连。比如某地地动,规模大了便需要皇帝下罪己诏,或者是让丞相来顶缸。京中下几天雪,皇帝本是没放在心上的,眼下也被这动静闹得不轻。
说来有些可笑,难民的生死,竟是比不过两句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