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自此,每当扬州城的百姓,甚至江南的百姓提起谭纵的时候,都会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赞上一句,为江南出了这样的好官感到欣慰。
在清平帝的暗中推动下,谭纵高大仁义的形象也由此深入到了江南百姓们的心中,并且在大江南北流传,与他先前的英勇事迹一起,在百姓们中间广为传诵,成为了百姓们心目中一个仁义无双的英雄。
鲁卫民和韩天开始时还担心那些回家的忠义堂帮众趁机开溜,毕竟去北疆就意味着会死在那里,两人在那一个月里是提心吊胆,生怕出什么岔子。
不过那些帮众在一个月后全部到府衙报道,没有一个人缺席,如果谁这个时候跑了,那么这辈子也就真的没脸活在这世上了,这使得两人暗自松了一口气。
谭纵并没有忘记自己许下的诺言,专门给施诗写了一封信,让她安排好那些战死者家人的生活还有因伤致残者的出路。
施诗已经在着手此事,如果那些战死者的家人和因伤致残者想进入她手下的店铺或者船队做工的话,那么她安排他们做工,如果那些人有别的想法,那么她会给其一笔银子,使得双方皆大欢喜。
谭纵将安置战死者家人生活和因伤致残者出路作为一项福利措施坚持了下去,这看上去好像有些自找苦吃,不过正是没有了后顾之忧,使得以后跟着谭纵的人在打仗的时候显得无比凶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在谭纵活动身体的时候,一群护卫扛着铁锹和扫帚走进了院子,热火朝天地打扫起了路面上的积雪。
谭纵反正也闲着没事儿,于是挽起衣袖加入到了打扫的行列中,见谭纵亲自动手了,随后起来的赵玉昭也领着侍女打扫积雪。
在谭纵的指挥下,大家将院子里的雪堆成了几个大大的雪人,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为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温馨。
“谭大哥,过几天就是春节了,父皇让咱们去京城过节。”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玉昭笑着提起了一件事情。
谭纵闻言笑着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准驸马的身份,心中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就从中秋节到了春节,也不知道清平帝要让自己在这里待多久。
第二天,天气晴朗,谭纵和赵玉昭在护卫们的护持下,乘着马车回到了京城。
临近春节,京城里张灯结彩,年味儿十足,一派喜气洋洋的场面。
谭纵从窗口望着那些在街上放着炮竹的小孩子,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他好久没有体验到如此浓厚的过年气息了。
由于谭纵在京城没有住宅,又不能和赵玉昭住在坤宁宫,因此清平帝将京城里的一处宅院赏给了谭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