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使大人此次回京,朝堂之上一定会有那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忠义堂之事趁机攻击我漕帮,已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孙望海见状,心中不由得一喜,不动声色地望着谭纵,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这并不是简单的权力之争,逆贼毕时节在扬州和苏州建立了庞大的组织,其身后的势力必定非同小可,如果让他们掌握了漕运,那么大顺的社稷危矣,而大人正是那阻止他们奸计得逞之人。”
“孙帮主,本钦使明白孙帮主的意思,可是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你让本钦使如何向官家开口?”谭纵站起身,神情严肃地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步,冲着孙帮主苦笑着摇了摇头,“届时那些人在朝堂之上一起发难,本钦使势单力薄,如何应对?”
“钦使大人放心,京城里的那几位大人到时会全力支持大人,那些企图趁机渔利的跳梁小丑讨不到任何便宜。”孙望海快步走到谭纵的身旁,微笑着说道,“只要大人能让官家相信忠义堂此次是别人手中的棋子,那么再加上京城里的那几位大人,必将万事大吉。”
“孙帮主的意思是让本钦使为忠义堂的‘叛乱’开脱?”谭纵闻言,眉头故意微微一皱,孙望海在自己耳旁说了半天,终于图穷匕见,露出了真实的目的。
第441章 趁火打劫
“钦使大人此言差矣,那些忠义堂的兄弟不过是靠着漕运混饭吃的平民百姓,如果不是受到毕时节的蒙蔽和蛊惑,再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攻打府衙。”孙望海摇了摇头,恭声向谭纵说道,“他们虽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但绝对没有叛逆之心,还望大人明察。”
谭纵闻言,眉头皱得更深,走到窗前望着院子里盛开的鲜花凝神沉思起来。
孙望海知道谭纵在权衡,于是躬身立在他的身后,耐心地等待着谭纵的决断:忠义堂的那些帮众毕竟攻打了扬州府衙,而且还造成了重大伤亡,造成了朝野间的轰动,要想洗脱他们“叛匪”的罪名谈何容易。
不过,纵观整个大顺朝,能为忠义堂洗脱叛逆罪名的,也只有此事的经历者谭纵,事关谋逆大罪,其他人莫不退避三舍,生怕扯上关系。
京城的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各方势力纵横联合,围绕着忠义堂一事展开了新一轮的博弈,究竟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谭纵心中十分清楚,孙望海期望自己帮助忠义堂,并不仅仅是为了漕帮,更重要是漕帮的那些幕后势力要自保:一旦忠义堂被扣上叛逆的帽子,恐怕下一步他们就会成为朝堂上的众矢之的,而凡是与叛逆扯上关系的,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替忠义堂洗脱叛逆的罪名,只要不是叛逆――这种皇家最为忌惮也最为痛恨的罪名,那么他们就能从容应对来自各方的暗箭。
既然对方有求于自己,谭纵自然要待价而沽,怎么会轻易表露自己的底线,这样的话才能从孙望海那里获得一个满意的交换条件。
“孙帮主,此事非同小可,本钦使要是这样做的话,将冒着非常大的风险。”良久,谭纵转过身,神情严肃地看着孙望海,他需要一个孙望海说服他的理由。
“钦使大人忠心为国,绝对不愿意看见大顺的江山社稷落入那些逆贼之手。”孙望海对此早有准备,不动声色地向谭纵说道。
“哈哈……”谭纵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他间孙望海对自己说一些空泛的话,于是决定虚与委蛇,笑着向孙望海说道,“孙帮主多虑了,即使忠义堂的那些人被定为叛逆,大顺的江山社稷也不会落入那些的逆贼之手,本钦使将会向官家建议增强漕运司的力量,以有效控制漕运运输,这样的话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没有可乘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