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萝偶感风寒,这两天一直在后院歇着,等她好了,妾身一定让她来伺候黄公子。”梅姨闻言,微笑向络腮胡子粮商说道,随后走向谭纵,端起一杯酒,“黄公子,您可是稀客呀,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了。”
“黄某改天一定要见识一下曼萝姑娘的风采。”谭纵站起身,笑着与梅姨虚空碰了一下酒杯,一饮而尽,算是答应梅姨下次再来。
“那这样的话,我就让曼萝这几天恭候公子的大驾了。”梅姨微微一笑,喝干了杯中的酒,冲着谭纵亮了一个杯底。
正在这时,一个侍女忽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俯身在梅姨的耳旁低语了几句,梅姨神情微微一变,随后笑着冲着谭纵等人,“妾身有一件小事要处理,不打扰各位爷的兴致了。”
说完,梅姨福了一下身子,扭身走了出去。
“黄爷,这曼萝姑娘可是一个妙人儿,眼界甚高,据说还从没有哪个人能成为她的入幕之宾。”等梅姨离开后,络腮胡子粮商笑着对谭纵说道,“公子英武不凡,如能与其春风一度,也是一桩美谈。”
“就是,就是。”在座的粮商闻言,纷纷点着头,这样一来的话,粮商们将稳压盐商们一头。
“若黄某与曼萝姑娘有缘的话,一定不会令诸位失望。”谭纵微微一笑,悠然说道,这个曼萝或许就是梅姨手里的一颗棋子,自己正好可以将计就计,放出一些假消息来迷惑梅姨。
几十分钟后,正当屋里的人们高声谈论着风月场上的一些事情时,一名出去小解的粮商推开门走了进来,有些幸灾乐祸地向众人说道,“那些盐贩子好像和京里来的人杠上了。”
“京里的什么人?”络腮胡子粮商闻言,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不清楚。”那名粮商摇了摇头,在座位上坐了下来,“应该不简单,否则也轮不到毕大公子亲自上阵。”
具体的情况他也不清楚,他只是路过后院的时候看见一个院子里吵吵嚷嚷的十分热闹,拉住一名侍女一打听,才知道毕东城领着人与一些京里来的客人起了冲突。
侍女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于是他就兴冲冲地跑回来报信,要是京里的人能让毕东城吃瘪的话,那样的话可就太好了。
身为扬州盐税司总管毕时节的长子,毕东城在盐商中扮演着一个协调者和调度者的角色,只要从扬州府运出去的盐都与他有关系。
由于掌握了食盐分配和调度的大权,盐商们纷纷尊称他为“大公子”,在扬州的势力非常大,几乎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没想到这次竟然会与人起了冲突,这还真是少见。
谭纵不动声色地坐在这里品着酒杯里的酒,他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与毕东城发生冲突的那些人的身份,想来在扬州城里呼风唤雨的毕大公子这次可是要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