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云也曾询问为何不去城内寻王仁帮忙,谭纵却是直接摇头否决道:“秦淮河自上游而来,直至扬子江,至南京城处一分为二分内外两河。外河绕城而过,内河却是穿城而过。此时外河水势暴涨,内河只怕也是一般情况。我等还有众多军士相助,可城内怕是就只能发动民众了。此时去寻求支援,只怕王知府也是鞭长莫及。”
见谭纵说的有理,岳飞云却是点头不再问了。
送走岳飞云,谭纵却是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南京城方向,这才随着血旗军八百多军汉一道向预先选定的那段河堤走去。
实则谭纵适才与岳飞云说的那番话颇有些不尽不实。
从赵云安泄漏的只言片语,谭纵已然猜想得到这位王大知府对于这场数十年难遇的暴雨并未做何准备,这一点也可从那艘从下过来的装满了石料的沙船得知。显然这会儿,因为一连串的变故,王仁这会儿已然有些焦头烂额,对于一些事务已然无暇分心。
故此,当这场雨下来时,王仁只怕还在想着这雨自然会停,介时皆大欢喜。
自然,若是果真如此,那自然是真的皆大欢喜了。
但是,从后世穿越来的谭纵却更清楚,若是这场雨连下个一天一夜的话,只怕别说秦淮河外河决堤,便是内河只怕也要漫出河道,将整个南京城给陷进汪洋之中。而若是下个两三天,只怕整个南京城周遭都再难存寸土,后世九八大洪水的灾祸便会重演。
作为一个亲眼见过,更亲身经历过那场世纪水患的人来说,谭纵又如何能无动于衷,眼睁睁的看着洪水顺着内河从南京城里头席卷而出!
正是因为他经历过,才更要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这才是谭纵醉心、乃至于极力在赵云安跟前蛊惑洪水危险、需预先做好预防措施的原因。
无他,匹夫之责耳!
第115章 百米秦淮
惊电如箭,闷雷如鼓!
适才在屋中尚不觉得,适才不赶时间时也不觉得,可这会儿众人开始在野外开始赶路了,便觉得这雷震耳了,这电耀眼了,这雨就更惹人厌了。
可这会儿谁也不敢说话,安王都在前头闷头赶路,其他人又哪敢有丝毫怨言。哪怕有一肚子的不舒服这会儿也必须闷在肚子里,想发泄出来?待会有的是力气活给你选:砍树作桩,挖土装袋,这些子事情可都是体力活,要发泄就使出吃奶的力气干吧。做的好了说不定或许还能被安王看中,得几句褒奖,那你便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