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王先生上午好,很高兴王先生亲自前来。还准备等会拜见王先生呢。”

“我来拜见是应该的。运河的开凿时还要麻烦多特先生。”

“非常欢迎您能麻烦我,为世界上多留一片绿地,是我们的使命。”

“多特先生,我们的计划开凿位置,是沿着博他仑到董里的方向,正好沿线是原来泰国的55——22号公路,这样对沿岸的环境破坏很小。不过在博他仑到南通这一段,需要疏通海底,对环境的破坏会比较大。现在我们正在勘探地形,还请多特先生派专家指导。当然,活动资费完全由我们支付。”

“非常感谢王先生对我们的支持。这是我的电话,王先生有事的话,可以联系我。”

“维护环境是每一个地球居民的责任。多特先生,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要是每一个人都像王先生这样想就好了。”

拜别了萨拉迪·多特先生,王海直接来到在这里的办公室,那几人王海等着他们自己上门。事关自己的利益,如果王海前去拜访,可就主次颠倒了。

第一个上门的就是新加坡的韩文,只有他自己还有外交部副部长亲自上门。

“哎呀,你看我竟然忘了还有贵宾。来来来,请坐,环境简陋,还请不要见怪。”自从当上了大老板,王海深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精髓,谎话随口就来。

“呵呵,是我们打扰王先生了。王先生,今天我可是带着诚意来的,还请王先生听几句忠告。”

“请说,我洗耳恭听。”

“王先生,开凿克拉地峡大运河完全是一个无底洞。首先,地理环境决定了它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像巴拿马、苏伊士运河,完全的绕过一个洲,意义很大;基尔运河是俄国为了国内的战略打造的。但是克拉地峡运河呢?他仅仅是将航程缩短了500多海里,和别的运河几千近万海里完全没有可比性。”

“王先生,我说几句。我是新加坡的财务部副部长。对于克拉地峡运河我们新加坡也估算过。在你们现在占据的这块地方,最好的路段就是博他仑到董里这一段。这一段地形复杂,我想王先生现在已经知道。这其中投入不会低于300亿美元,甚至很有可能达到500亿美元。按照克拉地峡的位置算,最巅峰状态,也就是3亿的纯收入。可是,人工河每隔几年就要清理,十几年就必须全部大清理。总的来算,只能年年往里投入,却看不到丝毫的回报。这也是国际上银行不贷款的原因,因为根本就收不回来。”

“知道了,我会考虑的。还有,补充一下,这块地方不是我们占据的,是泰国政府赔偿给我们的,现在已经是华夏的领土。”王海头都不抬,都是些陈年旧账,没有什么新意。

“王先生还要执意开凿运河吗?”韩文语气有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