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页

正德看着宋楠点头道:“你这话若发自肺腑,朕对你便更加的放心了,她毕竟是朕的母亲,你若说出不容她的话,朕对你便很失望了。”

……

奉天殿上,都察院左御史吴邈正和内阁众人争执的不可开交,围绕着宋楠张仑杨一清等人缺席本次朝会,皇上遗诏该不该推迟宣布的话题,吴邈据理力争,也有十几名朝臣站在吴邈这一边说话。而外廷方面,大学士梁储和费宏和更多的外廷官员却坚持立即宣布遗诏,双方横眉怒目僵持不下。

杨廷和冷着脸不语,他知道这个吴邈突然跳出来搅局,定是杨一清和张仑的授意,张仑和杨一清是接到上殿议事的消息的,但他们迟迟不见踪影,很有可能已经知道宋楠回到京城的消息,那便是故意拖延时间,想将此事往后拖。而目前的情形是决不能拖下去了,宋楠回京了,一切都有了变数,万一被此人耍什么手段玩什么花样搅了大好局面,那可非杨廷和心中所想。外廷的机会就这一次,若不能在新皇的人选上占得先机,外廷则永远不能成为未来朝政的主宰,自己也永远别想扳倒宋楠。

“诸位,莫要争吵,太后座前,诸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这件事莫如请太后定夺,听太后懿旨而定,其他人都无需争执。”杨廷和决定抬出太后来解决此事,太后一发话,谁也没有说话的份儿。

第851章 别人笑我太疯癫

双方都停止了争执,群臣瞩目张太后身上,张太后心里略有些紧张,毕竟很少参与过朝中的重大事务,若非杨廷和等人一直在后面推着她走,她几乎都要放弃了。心理压力太大,让本性并不狠恶的她心中难以安稳。

每每看到已经不成人形的正德,张太后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歉疚,自己的儿子还是皇上啊,哪怕他再昏庸再不济,那也是皇上啊,他还没断气,自己便和外廷的大臣们推举出新皇来;更过分的是,自己居然听信了杨廷和的鬼话,弄出了遗诏来,这便是大逆不道啊。

然而,张太后心里也明白,这件事也已经没有了退路,当初自己之所以决定和杨廷和等人走在一条路上,那也是因为自己明白,一旦新皇的人选由宋楠所控制,自己将来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想当初因为康宁的事情,自己可是大大的得罪过宋楠,曾要求皇上。将宋楠抄家法办,此事想瞒过宋楠怕是不太可能。而且自己后来推荐宁王世子为嗣之事更是糊涂的很,朱宸濠叛乱之举等于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很长时间张太后都躲在后宫里不敢出来,支着耳朵打探群臣的反应。

外廷的文官们岂会这么容易便忘记这件事,他们会一直死咬着这件事不放,只不过他们在等一个契机,或者说等内阁某人的首肯和授意罢了。而这个时候,杨廷和通过梁储来找到自己,商谈皇嗣的人选问题,那摆明是要自己同意他们推举的人选,这样便可免于口诛笔伐的窘境。

张太后不能不答应,宋楠和杨廷和两方,她只能倒向一方,毫无疑问,张太后更倾向杨廷和梁储等人,她像是被架在火上烤的羔羊一般,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铤而走险。

“诸位大人都是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哀家心里明白。但遗诏是皇上亲自拟定的,也是他同意哀家提前宣布稳定人心的,哀家认为,今日正是宣布的时机,所以哀家决定立即颁布遗诏,昭告天下。”张太后尽量保持面容庄重而哀伤,让自己的谎言更具有真实感。

“敢问太后,听闻皇上已经不能言语,但不知皇上是如何授意太后今日颁布遗诏的。”吴邈大声道。

群臣嗡然,杨廷和恨不能抛却自己淡漠的形象,冲上去一把掐住吴邈的脖子将他活活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