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页

杨廷和咳嗽一声开口道:“和议的内容固然是不错的,鞑靼人承诺将永不犯我边镇,同时请求数年后陆续开放边贸互市,为表诚意,让其嫡长子质于我朝,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条件。只是镇国公的决定稍微仓促了点,本来如果能跟朝廷商议而决,我们会获得更大的好处。臣本和外廷诸位大人议决,要提出让鞑靼人臣属我大明的条件的,可惜了,这个提议再无法实行了。臣不想指谪镇国公私自做主和鞑靼人定下和议之举,毕竟这也是朝廷上下的想法,也算是不谋而合之举,但此事下不为例为好,若领军大将能私自为朝廷定下国策,那还要皇上要朝廷诸位大人作甚?”

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席话,当中对宋楠也没有多少攻击的言辞,但这番话却是极为的尖锐,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宋楠让朝廷准备提出让鞑靼人臣属大明的和议条件无法实行,二是指谪宋楠私自做主,犯了大忌,干了一间超越本身职权之事。寥寥数语,却如刀似剑,不可谓不狠辣。

群臣中传来一片叹息之声,惋惜一个让鞑靼人臣服的机会就此消逝,大明若能让桀骜不驯的鞑靼人臣服于大明,这无疑是一个创举;毕竟英明神武如太祖太宗这些先皇,也没能达到这个目的,相反倒是因为达成这个目的被鞑子擒获了皇帝的事情都发生过,实乃奇耻大辱。

朝上的气氛忽然有些尴尬起来,很多人忽然觉得,宋楠虽有功,但白白浪费了这个能全体留名青史的好机会却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更何况这是在他自己私自做主的前提之下发生的。

宋楠嘴角挂着冷笑,他已经对这些自命清高只会耍嘴皮的文臣们彻底失去了希望,他知道,自己和这帮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同类,他暗下决心,抛弃心中某些不切实际的底线和幻想,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人想让自己完蛋,自己若是再有妇人之仁,便是天下第一蠢人。

而此刻,对付这帮人的攻击,宋楠绝不想再隐忍姑息,他要正面迎战,就像再长城上对抗十余万鞑子兵马一样,毫不退缩。

第745章 反击

“杨首辅言之凿凿,在我看来不过是空谈一句罢了。”宋楠淡淡发声道。

杨廷和扭头看着宋楠道:“镇国公,本官所言并未否定你的功劳,你莫要误会,不必急着出来说话。”

宋楠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急么?我看是杨首辅急了才是,前前后后所有的事情我都是当事人,你不先听听我关于此事的禀报,便急急忙忙的下结论,是你杨首辅心中有梗才是。”

群臣大为兴奋,一个个伸脖子瞪眼等着看戏,本来今日的早朝是一个皆大欢喜融洽的早朝,在众人的想法里,今日必不会出现争吵相斗的情形,但现在看来,这想法是大错特错了。眼下新晋镇国公宋楠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口舌中便有了浓浓的火药味,看来好戏即将开场。

杨廷和呵呵笑道:“本官心中有梗?镇国公这话说的甚是有语病,我杨廷和和任何人都无尴尬,从来对事不对人,我说的难道不对么?是战是和本是朝廷做出的重大决策,你一个人便在前方做了主,本官若说你是逾矩不轨,恐怕也不为过吧。”

群臣一片抽气之声,宋楠这件事办的确实有问题,只不过和朝廷的决定不谋而合,当此大败鞑靼兵马举国欢庆之际,谁也不想去提这件事,不愿当这个搅局之人,但杨首辅说了出来,顿时不少官员纷纷附和。有了领头的羊,后面的羊儿自然什么都不怕了。

“杨首辅说的是啊,凭他一言便和鞑靼国定下了议和盟约,若朝廷的意思是要和鞑靼人死战,那他岂不是坏了大事?”

“就是,这件事可是国策,怎么着也要先行请示朝廷决定,就算他大败鞑子兵马,也不能越俎代庖替朝廷做决定。往小了说这叫逾矩,往大了说,这就是……就是……”

“嘘……别说了,且听他怎么辩解,没见皇上的脸色都变了么?咱们还是少掺和,免得到时候不好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