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之中有人叹息出声,杨一清这样的指责苍白无力,刘瑾三言两句便将杨一清逼上了死胡同,若论狡辩有谁是刘瑾的对手,否则他也不能在皇上身边如鱼得水了,口才机变心机缺一样他便没有今日的风光。
“皇上,奴婢也非完人,奴婢也喜欢钱,皇上赏赐了些,奴婢自己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些。奴婢老家来的亲眷善于理财,家产田亩都交给他们打理,如今有多少我丝毫不知情。也许是替奴婢打理得当,替奴婢赚了些银子,但这恐怕也没什么罪过吧。在座诸位大人,诸位公爷侯爷们哪一家没有自己的产业?众所周知,宋楠宋侯爷家里有六家烤鸭铺子,日进斗金,在城外也有两座庄园,你杨一清怎么不说宋侯爷贪污受贿,偏偏逮着我刘瑾咬?欺负我刘瑾老实么?”
群臣翻翻白眼,心道:你这阉狗还自称老实人,你若老实天下便是清平世界了。
刘瑾拱手朝正德道:“奴婢的家业若有一分一毫出自内承运库中的贪污之款,奴婢不用皇上说话便自我了断。范亨王岳前车之鉴,奴婢记忆犹新。皇上平日谆谆告诫,奴婢谨记心中,皇上可立刻派人去查内承运库出入账目,若有贪污分毫朝廷的银子,奴婢自刎于此。”
正德当然不会因此事来较真,刘瑾赚钱替自己修豹房,搜罗美女珍禽野兽把玩,正德虽不明着授意刘瑾捞钱,但早已默许他如此;虽不知道刘瑾到底弄了多少钱,但也不至于因此便责罚刘瑾。
“查是要查的,既然有人提出来,内承运库的账目自然要查一遍,以释众人之疑,户部组织人手去查勘账目,结果在早朝公开。但若刘瑾的田产来路都是正当渠道,杨一清,你可就有攀诬之罪了。”
众人的目光聚集在杨一清身上,暗中替他惋惜,弹劾勇气可嘉,但未免草率了些,这些罪状看似罪大恶极,但经过刘瑾的这番辩驳,皇上恐怕很难采信了。毕竟杨一清在西北呆久了,不知道朝中那些弹劾刘瑾的官员的下场和皇上的反应,皇上对刘瑾是真心的袒护,若无确凿证据,只会给自己带来天大的麻烦。
事已至此,本来想趁着杨一清一番锐气附议的几名官员纷纷缩回头去,不愿再出头,想当年内阁诸位大学士联合上百文官弹劾八虎都没奏效,今日杨一清单枪匹马又如何能挑翻刘瑾?也不知杨一清是不是昏了头,之前还佩服他的勇气,现在想想倒像是有些愚蠢了。
一片寂静之中,一个声音忽然响起:“臣宋楠有奏。”
数百道目光之中,宋楠缓步出列,来到正德座前行礼。
“宋楠,你有何事奏议?”
“启奏皇上,臣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宋楠一字一句的道。
文武百官眼珠子在地上乱滚,宋楠居然也跟着掺和起来了,杨一清是愣头青难免意气用事,宋楠可是奸猾如鬼的难缠人物,人人都知道宋楠和刘瑾只见势同水火,但这么长的时间,宋楠总是不跟刘瑾正面交锋,这便是此人的奸猾之处;今日吃猪油懵了心了么?明知道杨一清弹劾已经不可能成功,还是把头伸过来挨刀,这是有多失策,多蠢。
正德皱眉道:“你也附杨一清之议么?”
宋楠点头道:“当然,实话实说,杨大人今日弹劾刘瑾的奏章是我和他两人共同写就,里边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是我锦衣卫衙门暗查所知。刘瑾花言巧语推了个干净,我倒是没有想到。”
正德不悦道:“什么叫花言巧语?刘瑾所言也是有道理的,若都信口攀诬,还有朝堂秩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