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微山湖的这场大火造的孽比昭阳湖更大,不过收效也是巨大的,烧死了两千多人且不说,光是从芦苇荡中逃出来投降的贼兵便有七千余人,据俘虏交代,大队人马并非是从杨屯一带进入昭阳湖,而是从胡寨镇进入微山湖藏匿。

陆完羞愧不已,他的兵马在杨屯镇遇到贼兵的小股人马,还以为贼兵已经尽数从该处进入湖区,没想到贼兵大部却还在下方缓缓往微山湖中退去;当时他若率骑兵南下继续进击,有可能会兜个正着。

宋楠狠狠的斥责了陆完一番,陆完的失误差点误了大事,大军驻扎在杨屯,压根不知贼兵主力就在下游微山湖中,很可能造成贼兵主力溜走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的失误。同时宋楠也深切的意识到这刘六确实不易对付,显然刘六意识到官兵会派兵快速切断退往湖区的后路,所以选择了兵分两路,杨屯镇处的贼兵就是用来迷惑官兵送死的,下方的贼兵才是主力兵马,经掩护之后得以从容退入湖区。

到现在,基本情形已经可以判明,贼兵在昭阳湖中有约莫五千人,一场大火弄死了千余,还剩下四千多人不知所踪;在微山湖中的是贼兵主力,约莫三万人,大火烧死两千多,烧出来投降了六七千,溺死的尸首有一百多,剩余的还有两万人左右。

虽然看似战果卓著,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宋楠面前,贼兵这两万人能逃离大火,显然不是靠游水便能逃脱的,官兵们在烟熏火燎之中看的不太真切,但确看到了贼兵一个个坐在奇怪的漂浮物上的情景,宋楠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像上次渡河一样,贼兵中裹挟的当地渔民百姓不少,他们自然知道芦苇的另一个用途便是制造简易的小筏。

大批贼兵恐怕正在渡湖途中,甚至有可能已经渡过湖去,将要上岸杀个回马枪了。

宋楠急的差点大骂,两万贼兵到了微山湖北岸的破坏性几乎难以想象,兖州刚刚收复,兖州周边乃至山东西部的各地州县都在重建之中,贼兵若再去扫个回马枪,简直不堪设想。

宋楠不敢耽搁,立刻派六艘小舟连夜往湖对岸赶,每舟携带军鸽两只,一旦发现贼兵登上北岸的踪迹便发回讯息来。

半夜时分,十余只军鸽纷纷飞回到大营,带给宋楠的是却是一个既喜又忧的消息。

第398章 仁义的天帅

夜渡微山湖的官兵小舟本是直往北岸行去,但行到半路便误入成片的残荷断茎之处,官兵们还以为是到了北岸,但算算距离和时间又觉得不对;两艘小舟硬着头皮往前划,却不料黑暗中忽然箭支大作,当即将一艘小舟上的四名士兵射成了马蜂窝。

另一艘小舟上的士兵紧急跳下水,借着小舟一侧的掩护才狼狈脱离箭支的施射距离,同时发出警告,告诫后面的几艘侦察船不要靠近。其他小舟上的官兵不敢再靠近,只离得远远的慢慢查看,竟然发现那是一个巨大的湖心岛,岛上面居然全是贼兵,当即立刻让军鸽带回消息来。

接到消息的宋楠不知道是该高兴好还是该骂人好,自己这个大都督干的也马马虎虎,带兵打仗居然对作战之处的地形后知后觉。军用地图上确实看见了微山湖中的一处小圆圈,但既没人在上面标注名称,随行的众人也没人提醒,没有一个人提及这一点,这简直成了天大的笑话。

好消息是,贼兵并未往北岸登陆,北岸的州县一时无虞;坏消息是贼兵如梁山好汉一般占据了湖心岛,若在后世自然是不怕的,分分钟轰平这个小岛,但这可是在明朝,自己手头连像样的战船都没有,如何对付盘踞在岛上的贼兵?

贼兵为何登上湖心岛而不选择逃往北岸突出重围,这一点宋楠很是费解,因为无论这湖心岛多么险峻,选择在此处死守显然是不智的行为,因为官兵围困整个南四湖很难,但想围困住一个小岛还是很简单的事情,即便无水师在此,宋楠也没觉得无处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