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道:“说的对,据你们看,那一面的城门最不易攻下?”
许泰道:“自然是东门,泗水沿着城墙流经,兖州便是以泗水为东护城河,再引泗水环绕其他三门;东门处乃是泗水主流,宽达十余丈,根本无法进攻城门。”
宋楠道:“分析的对,这样的布局,东门其实只需布置少量人手便可,根本不需要担心官兵到达城墙之下,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能在箭支的笼罩之下搭建逾越泗水主流通道,所以东门乃是最南攻之处,这便是为何贼兵四门唯东门守城人数最少的缘故了。”
侯大彪道:“大人难不成是要知难而进?这可……这可不是好办法。”
宋楠哈哈大笑,笑毕,挥手道:“带上来。”
王勇一声断喝:“带上来。”
大帐帘幕掀起,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目光怯怯拉着老者衣襟的八九岁的孩童。
众将满腹狐疑,不知道宋楠在搞什么名堂,但见宋楠上前拱手道:“老丈,在下有礼了,这次恐要劳烦你老人家了。”
那老者忙要跪下行礼,宋楠忙拉住他,带着他来到沙盘之前。
“诸位,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老丈是城西牛家村的老石匠,哪位小兄弟是他的孙儿小虎。”宋楠笑道。
众将白眼乱翻,大都督这是搞什么?大战当前,还有功夫带个老头和垂绦小童来大帐里逗闷子。
“刚才许泰说了,东门最是难攻,这一点我同意;若是攻击其他城门,或许只需伤亡八千一万的人手,但攻击东门起码要付出一倍以上的伤亡,没有人蠢到去攻击东门。但万事无绝对,有句话叫做物极必反,越是险要之处往往越是出其不意;今日上午扎营之时,我和王勇四下转了转,在西边的牛家庄遇见了牛大叔,交谈之下,方知其中的奥妙所在,这一次可算是天意了。”
第389章 备战
随着那牛老丈的一番叙述,众将心头的迷雾终于拨开,同时暗自咋舌此计的险秒之处。
原来,这牛老丈是兖州左近的老石匠,他的儿子子承父业当了石匠,本来一家子靠着手艺吃饭倒也生活的平静安稳,不料贼兵南下变乱袭来,一夜之间,家中变故陡生。
兖州城破之时,儿子在城中做活计没能逃出,被贼兵拉了壮丁。老丈带着小孙子及时逃走,媳妇也跟儿子在城中,如今不知生死;官军大军南下抵达之时,爷孙两人已经在山上躲了二十多天,贼兵缩进城里据守,老石匠才敢偷偷回家取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