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页

这虽然乃是一件小事,却也可以看出鲁肃的睿智。临危不乱,恩威并施,晓之以义,慑之以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叶而知秋,鲁肃的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日后发展构建出了宏图霸业;那么鲁肃与孙权的榻上对,却为东吴的发展构建了蓝图。

却说周瑜为孙权引荐鲁肃之后,权当即设宴款待鲁肃,与他相谈甚欢。

众宾罢退,鲁肃也离开了,却又被孙权偷偷叫了过去,在床榻上与之对饮、交谈。

酒过三巡,孙权当即小声对鲁肃说道:“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渴望建立齐桓公、晋文公之功业。先生既然惠顾于我,可有良策助我成功?”

鲁肃当即答道:“昔高祖欲尊崇义帝,而最终却未能成功,只是因为有项羽加的存在啊。”

“今之曹操,犹如昔日之项羽,将军又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肃窃料之,汉室败亡已成定局,必不可复兴也,想要除去曹操也很难迅速成就。”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割据一方,以观天下之变。大势如此,纵然将军成为一方诸侯,亦不会遭人猜忌、怨恨。”

“如今北方正值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

“如此行事,乃高祖之帝王霸业也。”

孙权当时听见鲁肃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没有生气,反而心中暗喜。

当然,他仍旧在表面上说道:“我如今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你所说的非我所能企及也。”

给人老实忠厚感官的鲁肃,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及至后来,孙权果真如同鲁肃所说的那样,占据东吴、荆州之地,建立帝号,虎视天下。

正是因为这样,后世之人才将鲁肃的榻上对,与诸葛亮之隆中对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