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刺史郭闳知道段颎的才能,就想要捞取功劳。段颎对待士卒极好,有功必赏,自然不可能将功劳拱手相让。
郭闳怀恨在心,故意拖延阻止段颎,使军队不得前进平叛。被段颎召集的义羌跟随征战很久,都思念家乡故旧。因为战事拖延,他们就一起反叛、逃逸。
郭闳把罪责推到段颎身上,段颎因此被捕入狱,罚作苦工。没有了段颎,羌人更加猖獗,攻陷营坞,又互相勾结,扰乱各郡,凉州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乎,凉州被羌人压迫官吏百姓,数以千计的涌往京城,为段颎申诉,请求朝廷朝释放段颎,让他平定羌人叛乱。
朝廷查明段颎是被郭闳诬陷的以后,桓帝就下诏询问段颎的情状。段颎只是请罪,不敢说受冤枉,京师都称其为长者。
段颎被释放,再拜为议郎,升任并州刺史。由于段颎屠杀羌人太多,惹人非议,朝廷就没有再次派他前去平定羌患。
连续两年,没有了段颎的震慑,羌人越加猖獗,整个凉州几乎都快要沦陷。无奈之下,朝廷再次派遣段颎出征凉州。
段颎刚刚到达凉州,反叛的羌封眀、良多、滇那等豪帅畏惧他的声威,就带领一万多人无条件投降;当煎、勒姐种这些羌人首领,却也不敢与段颎交战,领兵撤退,与汉军对峙。
当年冬天,段颎带领一万人,突袭当煎、勒姐兵马聚集的地方,大破叛乱的羌人,斩杀羌人大帅,将俘虏的数千羌人屠戮一空。
斩杀羌人俘虏,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以往哪怕羌人战败被俘,朝廷也会将他们好生安抚,然后给予路费放其归乡。
然而,段颎的手段却是极其狠厉。
羌人要么无条件投降;要么被杀得所剩无几之时,段颎才肯接受他们的投降;对于那些坚持反抗的羌人,段颎更是奉行赶尽杀绝的政策。
此后的段颎,对于羌人更是穷追猛打,杀敌无数。使得西部羌人胆寒,畏之如虎,闻段颎之名可止小儿夜啼。
不止是羌人,就连一些士大夫都指责段颎,说他是:屠夫、刽子手。
讲述完了以后,贾诩看着文昭,说道:“主公现在知道,我当初为何会谎称自己,是段公的外孙了吧?”
此时的陈旭,哪里还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