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张梁环顾身后众人,向他们询问:“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些黄巾军渠帅,以前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身心淳朴。他们也都知道,这次若不是陈旭的计策,想要攻下丘县,绝对会是一场恶战。

众人见张梁问话,都小鸡啄米般点头应道:“是极,是极!文昭既然立下大功,自然应当奖赏!”

得到肯定的答复,张梁才转头看向陈旭,说道:“文昭年少有为,我还听说你曾与桥公学兵法,得到桥公真传。”

“我虽然没什么见识,却也听闻桥公之名。本来见文昭年轻,我还心存轻视,如今想来,真是羞愧难当!”

“我黄巾军虽众,却缺乏统兵之才。文昭既然有此才能,决不可埋没于此。我意立你为渠帅,调拨三千人,与你本部人马合在一起,归你管辖,不知文昭是否愿意?”

张梁脸色真诚,没有一丝虚伪,坦然说到自己曾经因为年龄的缘故,而轻视陈旭。这种作态,无疑给陈旭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他这段时间,仔细打听了陈旭以前的事情,了解的越多,他越感到惊讶。陈旭年龄虽然不大,但是他以往的行事,都显示出自身的不凡。

如此才俊前来投奔黄巾,他如何不会重用?

他的一举一动,虽然出人意料,却能让人感动,这也许就是农民义军首领的魅力!

调拨三千人马,再加上陈旭的本部的五百人,就是三千五百人马。再封给一个渠帅的称号,这种赏赐,可是实实在在的重赏。

要知道,张角只交给张梁两万人马。

前翻攻破曲周,以及与华雄相持交战,已经损失了五千人。就算加上王延与陈旭带来的三千人马,也不过一万八千。

他留守在曲周的有八千人,带来攻打丘县的人马,只有一万人。这些兵马以前都是一些渠帅的部下,突然分出三千人,无疑会让其他渠帅手下的人马变少。

如此,其他渠帅又会是什么想法?

陈旭不想引起他人的反感,连忙推辞道:“旭资历尚浅,眼前有许多前辈英雄,才能胜吾十倍。我如何敢坐渠帅之位,与诸位前辈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