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王延所带的部队里,本就以为官兵有雷神相助黄巾军,更是惶恐不安。
有一些人要求跟大贤良师汇合,又有一些人认为黄巾军注定失败,还不如落草为寇。
王延想起自己祖先的失败,又想起陈旭给他绢布上所说的话。
最终,对于黄巾起义的结局,亦是感到悲观。
这支黄巾军再次分裂,又走了一些人,最后只剩下两千余人,跟随着王延在山中落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陈旭回到濮阳,郡中豪强,都知道了他在东阿勒索当地豪强、大户之事。再加上兖州黄巾已经平定,他们对于陈旭,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但是,对于陈旭能招来雷电相助之事,有些人嗤之以鼻,认为不可信;也有些人,对陈旭敬畏不已。
濮阳城内,陈旭并未见到桥宇。询问之后,才知道上个月桥玄去世,桥宇回到睢阳为桥玄办理后事。
听闻此事之后,陈旭、典韦都悲痛欲绝。桥玄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有收留之谊,更有知遇之恩。
两人都想前去睢阳为桥玄守丧,奈何他们如今身居要职,不得离身。再加上东郡虽然没有了黄巾军,但还是有很多人趁着天下大乱,啸聚山林、打家劫舍。
作为东郡的两个义军首领,平定匪患、安抚地方,都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民全都心思浮动,若是不能将他们震慑住,难保这些人不会扯着黄巾军的大旗,聚众造反。
东郡义军数次大败黄巾军,这可是大功一件。早在得知王延退兵之时,桥瑁就上表洛阳(古称雒阳,为了比较大众化,以后就称为洛阳),尽诉陈旭、典韦、陈宫、程昱等一干人的功劳。
他为人比较正直,并没有贪没其他人的功劳。
但是,作为东郡太守,能将治下的黄巾军击溃,他的功劳无论如何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