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李仁送回延喜殿,李愔转身回了甘露殿,崔莺莺准备了,他自己也要准备起来,免得到时候出了纰漏。

忙碌了一天,第二天禅位大典在大明宫的光明殿举行,这时身居要位的大臣都聚集到了大明宫,在光明殿中是长安的中央官员,而在外面广场上的,则是各州县赶来的数以千计的官员,他们此时都是恭敬地立在自己的位置上。

随着鼓声响起,大明宫中想起了乐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并肩进入了大明殿,随后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在官员们全部跪下后,李世民亲自念起了长长的禅位诏书,接着,又是一阵喧天乐声中,李愔从光明殿外的白玉台阶上一步步走进了大明殿。

整个过程中,李愔都在礼部官员的指导下进行着,进入了光明殿以后,李愔径直走到了李世民身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微笑着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李愔,接着二人站在李愔一侧。

望着左侧的龙椅,李愔深吸一口,大步走了过去,缓缓坐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响彻大明宫的呼喊这一刻突然响起。

第四百一十四章 体制改革!

伴随着李愔在长安登基为帝,大唐各个报纸把这条消息迅速传递到了每一个人,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唐举国欢腾,而这也证明了李愔在大唐百姓心中的地位,李世民再大典过后如同他和李愔说的一样,退居二线,在益州定居,安心地做了他的太上皇,而与他同去的就是长孙皇后这些后宫的嫔妃了,只是在李世民的要求下,杨妃留在了大明宫中,震着李愔的后院,毕竟崔莺莺比起长孙皇后还差些火候,需要杨妃在一旁指导,只要她这个皇后不出问题,剩下两个女人也不会耍什么小心眼子。

而为了绝了一些人非分的奢望,李愔在登基当日把李仁定为太子。

“殿下,事情已经查出来了,我亲自问了李淳风,据说是管思兴把一本书交给了皇上,随后皇上就回了长安,而在管思兴当日和上官仪在益州的魏家酒楼吃过饭,两人密谈了一些事情,估计和这个有关。”苏沫儿将一本报告递到了李愔面前。

翻了翻详细的报告,李愔叹了口气,忽然问苏沫儿道:“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苏沫儿道:“皇上,妾只是个女人家,怎能参与这些国事。”

李愔道:“无妨,说说看吧。”

苏沫儿闻言想了想道:“皇上,上官阁老这也是为了你着想,你想想太上皇若是不禅位,你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登基当皇上,现在天下人得心都向着你,太上皇占着皇位也不合适不是。”

李愔一边听着一边想估计益州的所有官员如今都这么想,只是他们不敢这么付出行动而已。

“只是上官阁老这样做的确有些越俎代庖,而且估计还夹杂着私心。”苏沫儿转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