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正说着,柳烟雨已经抱着一个地球仪走了过来,李愔接过地球仪放在了桌子上,道:“这就是我们如今居住的星球,叫做地球。”

两人见到地球仪都是走了过来仔细观察,他们虽然懂了一些皮毛,但是对自己所住的星球还是一点也不了解。

李愔去了心病,心情大好,于是准备好好给两人上一堂课,“这个世界并非是天圆地方,我们也不是住在一个乌龟的背上,而是无数星辰中的一颗上……”

两人附耳倾听,李愔吐沫横飞,也是过了一把老师的隐,望着两个如同小学生一样的传奇道人,李愔暗爽不已,因为他不仅让两个人对他十分崇敬,还了解了为什么会有了流传千古的《推背图》,为什么袁天罡能预测出武则天会当上未来的皇帝。

讲演了一个时辰,李愔也是口干舌燥,他道:“本王懂的也就是这些了,这个地球仪就送给你们师徒吧,回去以后记得要努力研习,以后本王会在大学里开辟一门新的课程天文学,那时候恐怕得请两位过来做先生了。”

李愔的话让两人都是面露喜色,谢了李愔之后,两人不再逗留,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告了辞师徒二人就离开了王府。

在他们离去以后,李愔抽出了羊皮册中夹着的一张非常光滑的硬纸,纸的上面还有几个字,看着这几个字,李愔的眉头锁了起来,“一百年前?真够扯淡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 舰队的远征

根据军事会议的决定,夏光义和孙东旭今日起了个大早,简单收拾了一下,和家人告了别就向南河港口去了,今日,他们将率领舰队离开益州,通过泸州的河道驶向长江,然后再抵达琉球。

“怎么样?嫂夫人没拉着你不让走吧?”路上的时候,夏光义和孙东旭相遇。

孙东旭明白夏光义这是故意打趣他的,瞪了他一眼道,“少说我,你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这一去恐怕得几个月才能回来,你是新婚,可不像我。”

夏光义苦着脸,道:“那能怎么办,谁让殿下这个时候下命令呢?不过这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么多海军学员就咱们露了脸,这个机会上哪找去。”

“这倒是实话,学院里那些人都羡慕的眼睛发红,这样的蒸汽海船他们什么时候见过呀,这回去琉球咱们可得争口气,一定把深水港拿下来。”孙东旭握了握拳头。

点了点头,夏光义突然感慨道:“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今日能率领这么庞大的舰队,还以为这辈子就和父亲一样一辈子都只能当个船员了,不过,东旭我也要谢谢你,不是你拉着我加入了益州军事大学,我也不会有今天。”

夏光义和孙东旭都是益州人,两人的父亲都是来往于益州和扬州之间商船上的船工,在商船上他们相识,那时夏光义父亲只是一个摇橹的船工,而孙东旭的父亲却是已经负责整艘船的管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朋友。

后来益州军事学院招生,孙东旭的父亲因为来益州做生意,所以带回了这个消息,而孙东旭得知以后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波澜了,因为他不甘心和父亲一样只是作为商人的船工奔波于江面上,而军事学院的海军部让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夏光义,两人一拍即合,瞒着父亲就到了益州,通过测试以后进了当时的益州军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