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而行,直接阻扰,是阻扰不了的,而且沿岸的安南,并不是大明的土地,南海舰队也是无能为力。”
陈达仔细在图上看了看,“王大人,这条商道,似乎还要近些。”
“所以,从成本角度计算,一旦这条航道开辟出来,谁也阻挡不了,”朱由检见陈达一脸失望的样子,这才补了句:“除非你们自己!”
“我们?”陈达抬起探寻的目光,现在他只能求助朱由检了,“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你们能生产出一些货物,那商家就不用再去大明内地了,”朱由检继续说道:“在下说的不是南洋已经有的货物,而是大明内地出产货物。”
“啊……”陈达有些明白了,如果西洋的海商在兰竹省就能买到相同的货物,那他们何必舍近求远,还要去大明的内地呢?至少有一部分商人就会以兰竹为终点站,“可是,大明内地的货物,我们,我们能生产吗?”
“有些货物你们当然不能生产,但有些货物,比如服装、砂糖等,你们完全可以生产,你们甚至还可以生产出大明内地没有的货物,只要有足够的货物,还愁没有海商?”
“下官受教了!”陈达起身,向朱由检深深一揖,目光也在朱由检身上扫来扫去,似乎是在询问,这到底是他的主意,还是陛下的主意,“王大人是说,我们不仅要为海商提供贸易据点,还要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就是这个意思,”朱由检笑道:“过境贸易,参与的百姓毕竟不会太多,但建造大量的生产工厂,就会招收大量的百姓工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手中有余钱,”朱由检紧追一步,“百姓手中的钱多了,你们商家的生意,也会更好做!”
“果然是这样!”陈达如释重负,“王大人如此看透商业也之精髓,却不来经商,实在是可惜了!”
“哈哈,陈大人才是商场的精英,”朱由检哈哈大笑,“只是陈大人原来只注重商业本身的利益,但现在不同了,陈大人既然是兰竹省省长,就要为兰竹的百姓考虑。”
“嘿嘿!”陈达讪讪地笑,他这才想到,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出发点就会不一样,“王大人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真乃经天纬地之才。”
“陈大人过奖了,在下哪里及得上陛下之万一?陛下才是经天纬地之才,”朱由检摇着头笑笑,将所有的功劳都推到“陛下”的身上,“陛下还让我问问陈大人,将来的兰竹省,从事商业、工业的百姓,究竟能占到所有百姓的几成?”
“几成?”陈达微闭着眼睛思索良久,竟然没有结果,他偷看着朱由检,发觉朱由检正不紧不慢地喝着香茗,显然是在等他的答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恐怕不到三成!”
朱由检放下瓷杯,缓缓说道:“如果五年之内,从事工商业的百姓,能达到三成,陈大人功不可没,”不待陈达回话,他继续说道:“即便能达到三成,也还不到百姓总数的一半,陈大人,还有七成的百姓,将来怎么办?”
“其余的百姓,自然是要耕作,”陈达知道,无论是大明内地,还是南洋,更多的百姓还是从事农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挣再多的银子也没有用,“王大人的意思,是要下官多关心这些耕作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