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页

朱由检轻笑,“方爱卿不用担心,先给大城王国选定使馆,其他的国家,将来再说,朕会让财政部会同工商部,在京师重新辟出商业区,逐步将这里的商户迁移出去。”

“陛下,既然要重新辟出商业区,不如将使馆区防止在新开辟的地方,也省得这些商户反对,还可以节省拆迁的费用。”方逢年到会精打细算。

朱由检不相信商户能阻挡国家的规划,而且使馆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建立,如果遇上商户转行,有房子出售的,财政部可以先买下来,即使没有商户出售,朝廷也可以强行征地,这个时代,应该没有钉子户,即使有钉子户,也要让他们明白,国家利益为重。

“各国的使馆,主要是为了和大明朝廷的各部交流、协商,江米巷距离三院六部非常近,方便朝廷与各国使馆人员来往。”

“臣明白了!”方逢年向朱由检拱手行礼,“陛下,臣告辞了,臣立即去安排大城国的使馆。”

送走了方逢年,朱由检觉得不能老是窝在乾清宫了,张嫣的肚皮虽然诱人,但外面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完成。

原本就打算去中五省、南五省看看新政的施行情况,南洋数个新设立的省份,特别是兰竹省,他更放心不下。

朱由检早就准备南巡,但朱慈烺的出生,让他暂时放弃了南巡的念头,准备等到朱慈烺满月之后,再去南方检查新政的落实情况,但这样的事情过不完,朱慈烺满月之后,还有百日,将来还有婉儿、王美玉的孩子。

第471章 南巡

大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七月初五,朱由检离京南巡,南巡的重点,是江南、浙江、湖广、广东这些赋税大省,特别是江南省与浙江省。

朱由检知道新政的实施,必然损害南方商户的利益,特别是征收工商税,但南方的商人抵制到什么程度,他要亲自看看。

因为府兵逐步解散,而三海关总兵马世龙的军队已经在京师整编完毕,因此,马世龙的第三十二军、左辅的第三十三军、何可纲的第三十四军,早在五月底就去了南方。

马世龙沿着北京至南京的水泥大道,一路去了南京,左辅则沿着海路,在杭州湾登陆,而何可纲则沿着北京至广州的水泥大道,取道河北、河南,直接赶赴武昌。

这样在朱由检南巡之前,江南省、浙江省、湖光省这三个赋税大省,已经在京师军的直管之下。

朱由检的随行人员只有百名,除了侍卫长付小剑率领二十名顶级侍卫,还有王慕九率领的八十名亲兵。

这一百零一人都骑着高头大马,从京师出发,沿着天津府、河间府、济南府、徐州府、凤阳府、滁州,从浦口码头渡江,微服来到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