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

郑兴将八百明军分成两拨,速度快、体力好的四百士兵,继续沿河向北追击,而其余的四百士兵,则是打扫战场,收拢伤兵,集中起来。

这一次陆战队没有杀死伤残的战俘,他们押着这些连走路都困难的战俘,向附近的百姓巡展,百姓们能不能饶过这些曾经残害过他们的东吁士兵,明军并不参与,要打要杀,悉听尊便,假如百姓仁慈,明军才会帮助他们一下,找个隐蔽的地点偷偷杀死这些伤兵,免得他们在临死之前还要忍受伤痛的折磨。

傍晚时分,明军在瓜拉亚托追上了正在休息的东吁军。

东吁军并没有携带军粮,他们一般走到哪吃到哪,纯粹的以战养战,当然他们在强抢、搜刮百姓的粮食,屠杀护粮的百姓时,也耽搁了不少时间,还没吃饱肚子,郑兴就率领陆战队赶过来了。

四百明军士兵,不由分说,也没等到齐射,就将四百颗子弹全部射出,再换上弯刀,他们这是准备与东吁军拼命了,虽然肉搏不是他们的强项,但明军占据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四个打一个,加上东吁士兵刚刚败退,心内恐慌,如果再不能取胜,陆战队的士兵就应该考虑退役了。

如果真的拼命,剩下的东吁士兵尚有一战之力,但现在的他们,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在明军扑过来的一刹那,数十东吁士兵四散奔逃,明军向四面八方狂追了半个时辰,郑兴担心遇上东吁军队主力,这才收兵,回到瓜拉亚托村汇合。

估计有三四十东吁士兵逃过了明军的追击。

陆战队太给力了,郑兴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当地的百姓:只有明军才能保护百姓。

随后赶来的苏米丹,在明军士兵的陪同下,到处宣扬明军的战绩,以及明军为了保护当地的百姓,如何与东吁军拼死血战。

在陆战队的影响下,苏米丹已经成为讲故事的高手,虽然每一次战斗,他都不在现场,但他凭借自己合理的想象,硬是编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烈之歌,而陆战队的士兵,就是每一次战斗的功臣与主角。

如果这时候有随军作家,只要根据苏米丹的叙说,肯定能写出一个个让人肝肠寸断的老调故事。

最受感动的还是当地的百姓,耳闻、目睹,加上东吁军先锋被歼灭事实,让他们争相归化为汉人,只有在明军的羽翼下,他们才有可能过上安生的日子。

郑兴没有立即北上,他除了在军营中喝茶,就是随着士兵去看望、安抚附近村落的百姓,直到陆战队第十旅、第十一旅全部归队。

前方的侦讯回报郑兴,在哲莱河北岸发现了东吁军队主力,大约有一万东吁士兵。

东吁军的数量与先前传回的讯息一致,郑兴决定北上。

三天后,郑兴的先头部队已经接触到东吁军,在发生小规模冲突后,双方在哲莱河南岸的瓜拉立卑一带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