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页

普蒂对这份盟约基本满意,大城获得安全上的保证,不但大明不会入侵大城,还会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全力保障大城的安全,这是他此次出使大明最重要的成果。

虽然大城每年要向大明进贡五万两白银,但大城获得了安全保障,可以裁军,节约军饷,大城实际的损失不大。

至于大城将要学习汉语、推广儒教,普蒂也没觉得吃亏,一旦大城与大明语言相通,兄弟友谊将更加牢不可破,而且大城百姓信奉的佛教,在大明也是相当广泛,所以大明没有强求大城禁绝佛教,而是在佛教之外,再推广信奉孔子的儒教。

最为关键的是,大城不具备对抗大明的实力,能用这样的方式给大城带来安全保障,大城国内应该可以接受。

普蒂唯一有些不满的地方,就是大明向大城出售的火枪,并不是大明军队使用的燧发枪,而是老式的火绳枪,但方逢年一再说明,大明军队正在使用的火器,绝对不会对外出售,普蒂也没办法。

朱由检对这份盟约更加满意,这是大明签订的第一份盟约。

大城每年进贡五万两白银的事,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加快缅甸省的发展,估计下一期的《明城盟约》就会剔除。

朱由检看到自己设定的“驻军、汉语、儒教”三大目标,在这份《明城盟约》中完全实现,这将是大明处理与亚洲各国关系的样板,将来亚洲的其它国家,要是想傍上大明这颗大树,很简单,《明城盟约》就摆在那儿。

第426章 荷兰信使

南海舰队再次扬帆南海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份的事了。

随着台湾、吕宋立省,现在已经有商船在福建省厦门、台湾省沪尾、大员和吕宋省帕萨伦、福松之间往来,但往返的船只都是小型商船,无法运送大量的人员和装备,所以从福建抽调两万陆军驻守吕宋的时候,还需要南海舰队提供运输船和护航。

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所有的人员、装备运送到吕宋省,包括部分马匹。

这一个月时间里,郑芝龙一直待在吕宋省的苏比克湾,他在建立海军基地,这是一个群山合抱的海湾,四面都是悬崖,只有面向南海的方向,有一个狭窄的出海口。

现在的苏比克湾,还是一片荒地,杂草荆刺丛生,地形需要平整,码头也需要修建,还有士兵住宿的房子、训练场地等等,一直忙了一个多月,基地才有了一些雏形,储备了一些军用物资。

等到南海舰队将福建的陆军全部运送到吕宋,郑芝龙开始整顿舰队,他此次出海的目标,乃是麻六甲水道,作为曾经的海盗首领,他充分理解麻六甲在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点与朱由检不谋而合。

现在控制麻六甲水道的是葡萄牙人,随着国力逐渐衰落,葡萄牙人逐渐撤离了东方的各个贸易据点,而把主要力量投放到美洲,美洲大陆才是他们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