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页

“陛下安然无恙,行刺的东吁人全部被擒。”传旨太监惜字如金。

“陛下洪福齐天!”沐启元长舒了一口气,心也从嗓子眼落下,大明好不容易出了个强势的皇帝,要是伤在东吁刺客手下,那简直比窦娥还冤,朱由检在密旨中要求他消灭东吁的权贵,但权贵没有固定的标准,凡是对大明不利的人,都将被划为权贵一类,直接消灭了。

送走了传旨太监,沐启元再次沿着阿瓦城巡视了一周,阿瓦城临江而建,和东吁的绝大部分城池不一样,它是东北和西南走向,城墙也不是规则的长方形,而是近似椭圆形,十万明军早就将阿瓦围得水泄不通。

明军即将攻城。

承担主攻任务的是陈子壮的第十七军,其实现在主攻与辅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入城的时间上有先后之分。

自从有了开花弹,明军攻城的时候,不再像以往那样,用云梯架上城头,再让士兵们沿着云梯攻城,那样的攻城方式,士兵伤亡太大。

明军现在攻城,通常是用火炮炸毁城墙或者城门,在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之后,士兵才会沿着城墙的缺口,大摇大摆地入城。

明军的火器比对手先进,攻城的士兵人数又超过对手,尽量将士兵的伤亡降到最低,零伤亡是难以做到的,但人员的伤亡一般都不大。

除了北伐战争的时候,北海舰队的陆战队与建奴的骑兵死磕,人数伤亡比较大,其它的战斗,明军伤亡的人数极少在十人之上的。

所以现在明军的士兵比较稳定,除了少数士兵因为年龄大,或者服役时间长,或者难以适应火器而退役外,大部分相互熟悉的士兵,就构成了明军的基石。

大明的各省都建立军事预备役制度,训练新兵以备补充,但真正需要补充到军队的士兵却不多,后来朱由检又改预备役为二级预备制度。

一小部分预备役的士兵训练严格,几乎达到一线士兵的水平,只要学会使用火器,就能立刻补充到一线军队,而大部分预备役的士兵,只是在农闲的时间才参加训练,每年用于训练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大部分时间还是从事农业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既能让预备役的士兵从事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的产量,又能将预备役有限的训练经费用在刀刃上,既能训练一支人数不多、有战斗力的士兵,又能扩大预备役的广度,有利于从大量的士兵们中晒选出优秀的士兵。

沐启元巡视一周后,他担心的是阿瓦城的坚实,还有城头上毫不在意的东吁士兵。

阿瓦城曾经是阿瓦王朝的国都,城墙高大,又是坚实的石墙,东吁的军队占领阿瓦、灭掉阿瓦王朝之后,又重新维修阿瓦的城墙。

水网发达的阿瓦,又是东吁王朝重要的粮食产地,历代东吁王都十分重视阿瓦城的防守,不断加高加厚城墙,现在的阿瓦城,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座坚城,如果面对三四万手持冷兵器的士兵,估计能坚守一年。

但明军不是一般的军队,他们手持的也不是刀枪剑戟那样的冷兵器,而是燧发枪与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