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

“素丹率领全体臣民加入大明,朕举双手欢迎,但我大明奉行儒教,讲究三纲五常,尊重孔圣人,如果素丹加入大明,必须放弃原本信奉的宗教,改奉儒教,或者信奉道教、佛教也可,否则,伊斯兰教所奉的真主安拉,必然与大明信奉的孔圣人之间产生冲突,给大明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这是自然,我苏禄王国,自小王以下,都是仰慕中原文化,加入大明,自然尊崇大明的习惯,从此改奉儒教。”

“既如此,朕欢迎苏禄举国加入大明,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朕将敕封素丹国公之爵,并在京师赐予国公府一座,以显示天朝皇恩浩荡,”朱由检面色稍稍缓和一些,不再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只是不知道素丹如何劝说臣民放弃伊斯兰教?”

“多谢上皇陛下的恩赐,”也哈巴玛喇心道,臣民加入大明,欢喜都来不及,哪里还会讨价还价?“上皇陛下放心,小王既为素丹,就是臣民的宗教领袖,臣民自当听从小王劝告,再说他们本就习过汉话,小王劝说起来,难度倒是不大。”

“如此甚好,劝慰苏禄臣民的事,就有劳素丹了,我大明以仁孝治天下,朕会安置好苏禄的臣民,他们可以继续暂居海岛,也可分批迁至中原。”朱由检搞定大局,细节就交给外交部与内政部负责,他要集中精力,塔波拉早就等着他的召见了。

第385章 西洋诸国

塔波拉随着郑芝龙来到京师,他一直等着觐见朱由检,但朱由检不并打算立即召见他。

因为事发突然,加上西班牙是欧洲最先崛起的国家,朱由检必须慎重,他要先拿出一整套面对西洋的政策,然后再召见塔波拉。

西洋现在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和军事水平,将来合适的政体,也是在西洋诞生的,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如果依靠巨大的体量,勉强能与他们一争,万一发生战争,如果战争的地点是在大明的内陆,或者近海,胜利还有一定的把握。

如果战争的地点是在西洋,或者在远离大明的中立地区,谁也无法预料战争的走向,朱由检估计,即使战争能取得胜利,也是惨胜,不仅大明的国力受损,正在进行的改革可能要被迫中断,而且大明对边疆的统治力也会下降,弄不好这些地区还会闹独立,所以朱由检认为,暂时不能与所有的西洋国家都成为敌人。

对不同的西洋国家,必须采取不同的对策,要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

有的国家必须打压,有的国家可以结盟,有的国要和平共处,联弱抑强,打击野心突出的国家,是朱由检对西洋诸国的基本国策,但问题是,这些西洋国家,究竟要归入哪一类,人家根本不会按照你的想法走。

朱由检根据后世的经验,西洋国家中,东向意识强烈、大规模在东方发展殖民地的国家,除了已经进入南洋的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将来还会有英、法、德与俄罗斯。

葡萄牙与西班牙,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再也翻不出什么大浪,荷兰的造船业和商业虽然发达,但国土太小,缺乏发展的后劲,注定只是灵光一现。

德国还未完成国家的统一,暂时还在他国的夹缝中生存,而且还面临着不利的地缘局势,它东有强大的波兰,未来还会有更强大的俄罗斯,西南有法国牵制,北部沿海又要面对英国强大的海军,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面临英、法、波兰(或者俄罗斯)的三面威胁,一时半会很难从重围中突出来,暂时与大明不会有交集。

俄罗斯虽然不如西欧国家发达,但俄罗斯国家尚武,他们的血液中充满着侵略和扩张的因子,又占据着东欧平原的粮食产地,有些像关外的游牧民族,不过他们已经进入农耕时代,比游牧民族更加难以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