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彻底打败东吁,永远消除东吁的威胁,大明至少要出兵十万,需要大城提供三十万石粮食。”黄晓福没说大明要占领整个东吁,而是模糊地说要永远消除东吁的威胁,其实,永远消除东吁威胁的唯一方法,就是彻底消灭东吁政权。
“好,大城一定会准备三十万石粮食。”普蒂敏锐地捕捉到“永远”一词,他觉得自己将签下一份十分有利的合约,原本只是准备让大明驱逐东吁的军队,依照合约,如果东吁的军队再次入侵,大明理应再次发兵救助,他没有点破,希望黄晓福没有发现自己语言上的错误。
“此外,东吁并不是军事上的弱国,大明出兵东吁,军士必然会有大量的伤亡,他们可是不远万里,帮助大城退敌,大城王朝应该拿出一定的抚恤金。”这一条本不在朱由检交代的范围内,但黄晓福见普蒂答应得爽快,他要为大明谋取更大的利益,“国师,军士伤亡抚恤问题,才是大臣们发对出兵最根本的理由。”
“大城可以支付抚恤金,但我大城国小,贫弱,又遭到东吁的入侵……不知道需要多少抚恤金?”普蒂不反对抚恤金,但抚恤金数额如果太大,大城恐怕承担不起。
“根据大明军律,士兵阵亡,抚恤金是两百两,伤残大约一百二十两。”黄晓福夸大了军事抚恤金的数额,他也不担心普蒂将来知道,如果普蒂责问,他已经有答案了,军士为国而战,抚恤金有固定的数额,但要协助他国,必须调高抚恤的标准,否则难以调动他们作战的积极性。
普蒂心中默算了一下,如果大明有五万士兵伤亡,那抚恤金的数额,竟然达到一千万两!以大城现在的赋税来计,就是十年也还不清,他面有难色:“这数额太大,恐怕……”
黄晓福面色转冷:“国师,我大明损失的可是精锐的士兵,他们每个人光训练为合格的士兵,花费就超过两百两,而且,我大明还有大量的弹药消耗……”
“黄部长,下官也知道大明的士兵是在拯救大城,但如果明军伤亡达到五万,抚恤金就是千万两白银,我大城就是不吃不喝,十年也还不清呀!”普蒂已经放弃了外交的谋略,他只能实事求是,期望黄晓福看在珍珠玛瑙的份上,能高抬贵手。
“原来是为了这个?”黄晓福心中暗笑,面上的表情却是没有变化,“大明要对付东吁,伤亡应该不会超过五万,国师,一千万太多,大城的确承担不起,这样吧,我们确定一个具体的数字,不管士兵伤亡多少,其余的抚恤金,由大明承担。”
“那……需要大城承担多少抚恤金?”轮到普蒂支支吾吾了。
“国师,我们就以一千万两计算,大明与大城,各承担一半,如何?”
“一半?五百万两?”普蒂依然是哭丧着脸,“黄部长,我大城国小民少,赋税比不上大明家大业大。”
“国师此言差矣,大明这是在帮助大城,否则,我大明的士兵,一个也不会伤亡,何须抚恤?”
要是同意五百万两的抚恤,回去不被帕拉塞剥皮抽筋,也会被大臣们的吐沫淹死,普蒂只能寄希望于刚才送给黄晓福的珍珠玛瑙了,“黄部长,大城实在承担不起呀。”
黄晓福拿人东西手软,他叹口气,“哎,大城到底能拿出多少?”
普蒂一咬牙:“最多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