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页

“陛下,大明的条件,臣委实不知,不过,从大明最近的征伐来看,不外乎两点,”普蒂见大臣们都已退下,这才开口,“一是钱粮,二是土地。”

“钱粮倒是好说,只是这土地……”帕拉塞并非不痛惜钱粮,但大城一直被东吁压在头上,战争本身就消耗了许多钱粮,如果大明真能解除来自东吁的压力,不但可以节约钱粮,而且国内稳定下来,必然会产出更多的钱粮,大城的水稻,基本上都是一年两熟或者三熟。

“陛下,土地的事,北部被东吁侵占的清迈、清莱等地,原本就是大明的八百大甸宣慰司,就是不给,大明迟早也会要回去,况且现在已被东吁吞并,南部马来半岛的北部,业已被东吁侵占多年,收复基本无望,如果大明提出土地要求,就将这两处交付大明。”普蒂的意思,大明要土地可以,你找东吁去要。

“必须保证大城现在的土地不会减少。”这是帕拉塞的心里底线,至于普蒂所说的这两块土地,反正已经难以收回,大明想要,自己向东吁的军队去要,一旦双方死掐,肯定会削弱东吁的实力,为大城赢得长治久安。

“这是自然,大明是来协助大城的,绝对不会让大城割让本国的土地。”普蒂见帕拉塞原则上同意了,这才放下心来,至于钱粮的事,他是国师,也能拿得一定的主张。

“可是,大明的军队来了之后,驻扎在我大城的边境,会不会对我大城构成更大的威胁?”巴颂认为,既然大明能打败东吁,说明大明比东吁更强,对大城的威胁也会更大。

“大将军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退敌?”普蒂的声音忽然提高五度,语气显得生硬,眼神中充满嘲讽,既然你这个统兵的大将军,不能用军事的手段解决东吁,那我这个国师用政治谋略退兵,你有什么资格反对?

“这……”巴颂顿时语塞。

“陛下,大明对我大城,应该没有野心,暹罗是大明太祖皇帝亲定的十五个不征之国,况且,大明要是有心征伐我大城,我大城都连东吁都抵挡不了,还有何力量抵挡大明?”普蒂还扫了巴颂一眼,他一直认为,大明不是一个奉行扩张的国家,否则,南方的几个国家,早就是大明的盘中菜了。

“这……”巴颂好像是八个月大的婴儿,就会说这一个字了。

“陛下,不管是今天,还是将来,大城都必须依赖大明。”

“国师此话何意?”帕拉塞皱起了眉头,难道大城一定要依赖大明才能存在下去?

“陛下,大城今天面临的危机就不用说了,陛下可曾忘了,南方不是一个东吁。”普蒂在善意地提醒帕拉塞了?

“国师是说南方的红毛?”帕拉塞因为惦记东吁的事,暂时把红毛忘了。

“陛下,红毛的火枪,可是比东吁的马刀厉害多了,今年春天的那场战斗……”

“国师,别说了,”帕拉塞实在不堪回首,数十红毛,竟然打败了他的数百精锐,“国师有什么办法抵御红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