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自严的话,朱由检并不奇怪,辽宁省的黑土地,很适合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后世的东北大米,曾经闻名全国,东北也成为国家最大的粮食产地。
现在辽宁省已经回归大明,一下子增加这么多耕地与粮食,也属正常。
一来辽宁省的大部分土地都是耕作过的熟地,只是建奴的兴起才毁于战火,有建奴骑兵的骚扰,谁敢安心种地?好不容易种起来的庄稼,还未收割,可能就毁于一场突发其来的战火,那一年的时间就是白辛苦了。
二来辽宁省差不多全部被建奴统治,明军曾经撤退到山海关一线,即使有百姓种地,那收获的粮食,也不是大明的,而是要交给建奴。
“这么多?这才不到两年时间呐!”朱由检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
“臣经过三次核实,应该不会出错,此外,辽宁省新增的耕地中,有两万顷是卖给种粮大户的,共得销售银两九百二十万两。”毕自严心说,夸张,我给你一个更加夸张的理由。
“九百二十万两?”朱由检真的吃惊了,大明的百姓,手中这么有这么多的余钱?
大臣们都是惊得张大嘴巴,连眼球都快离开眼眶了,他们都不敢眨眼,生怕眼睛一眨,一切都消失了。
九百二十万两,的确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大明现在每年的赋税收入,才两千三、四百万两,辽宁省一次就卖出了九百二十万两,接近全国赋税收入的四成。
这九百二十万两,并不是赋税收入,而是额外的收入。
听说卖了这么多的银子,朱由检并不担心土地兼并现象,相反,他将通过发展工商业,让沉淀了几千年时间建立起来的超稳定型农耕结构,逐步解体,将来没有土地的百姓,可以大量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
另外,大明正在实行扩张主义,新增的土地需要迁移汉人去生活,内地的百姓如果失去了土地,可以去新增的地区生活,只有汉人逐渐占据多数,新增的土地才会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结构,将来就是搞全民公决也不怕。
趁着大臣们都在惊讶的时刻,朱由检抛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问题:“众爱卿,可知这些耕地、粮食、银子从何而来?”他的意思,这些可都是大明将士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了,不仅今天有收入,以后都是大明的土地了,源源不断给大明带来赋税上的收入。
“自然是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大明的军队建立的不世奇功。”曹文诏倒不完全是拍马屁,没有强大的军队,别说土地、粮食、银子,大明哪天被建奴的骑兵灭了也说不定。
见文官们都没什么反应,朱由检心里“咯噔”一下,这些文官们,显然是故意集体无视军人的功绩,要是军人打了败仗,他们还会集体无视吗?
赤裸裸的文官集团,赤裸裸的利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