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军人如果功劳特别卓著,如何奖励他们?从连长直接升职到营长,不足以奖励他的功绩,从连长直接升职军长,恐怕也不合适。”
“连长直接升职到军长,恐怕也是对军官不负责任。”李春烨终于跟上了朱由检的节奏。
朱由检微微点头,“第三,军人打仗,冒着生命的危险,不仅仅是为了钱财吧?可否给予军人一种特殊的奖励,这种奖励与钱财无关,仅仅是一份荣誉。”朱由检的心里,是希望通过军衔、荣誉、封号来刺激军人为国而战的积极性,建立职业军队。
“特殊的荣誉?”李春烨发现,自己好像又跟不上朱由检的思路了。
“还有就是,军人在前线流血流汗,一旦伤残或者牺牲了,家人怎么生活?他们为大明而战,大明不能不管他们家人的死活,否则,心寒的军人,将来还会在战场为国家卖命吗?”
如果说上一次的军事改革,只是训练方法和军队战斗体制的改革,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那朱由检这一次酝酿的改革,就是准备建立职业军队,是军队国家化、现代化的改革。
第320章 科尔沁的烦恼
“陛下的教诲,老臣实有同感,容臣回去想想,再给陛下上个折子。”李春烨也想过军队的保障问题,那需要一笔巨大的开支,不经皇帝同意,财政部绝不会拨出这么大一笔款子,既然朱由检主动说到伤残、阵亡军人的善后问题,他相信朱由检一定会有自己想法。
李春烨哪里知道,北伐战争的时候,明军在沈阳得到大批金银,朱由检当时就留了个心眼。
“李爱卿不用着急,这些事也非一日之功,回去慢慢思考,也可以到军队中调研,了解将士们的真实想法,逐步完善。”没有后世经验的李春烨,能跟得上自己的思路,把事情办好就不错了,朱由检自然没有怪罪的意思,他又将目光投向李长庚,“李爱卿,几条主干道修筑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京师至乌第的第一大道,已经修筑到滨江城,估计冻天来临之前,能修筑到哈鲁城。”李长庚没有准备,只得先汇报最为熟悉的第一大道。
朱由检微微点头,示意李长庚再说下去。
“第二大道已经越过凉州(今武威),最迟八月底能到达甘州(今张掖),如果一切顺利,入冬以前,可以修筑至肃州(今酒泉),甚至嘉峪关,结束全程。”
结束全程?朱由检心中默念,嘉峪关怎么会是第二大道的终点?能算中点就不错了,来日方长,朱由检也没有点破。
“京师至赤塔的第三大道,由于采用了分段同时修筑的方法,速度大大加快,如果算里程,应该已经修筑到锡林与克鲁伦河畔的临河城正中点了,估计正式封冻之前,可以完成锡林至临河段,明春开冻,就可以从临河、亨九同时开工,只是这克鲁伦河大桥……”
朱由检搜肠刮肚,终于隐约想起一些,“克鲁伦河每年都会有一段枯水期,甚至会断流,你找当地的水文资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