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朱由检没有直接回复沐启元,他命令外交部长方逢年先搜寻相关的资料,不知道能否从故纸堆中寻出一些端倪。

方逢年还真的从明初礼部的故纸堆中,找出了一些拉达克的资料,整理好之后,交给了朱由检。

拉达克位于克什米尔东南,喜马拉雅山南麓,克什米尔山谷东北,是青藏高原的西部边缘,也是乌斯藏的最西部,面积有四点五万平方千米,最早的居民是雅利安人。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拉达克被印度贵霜王国吞并,公元七世纪时,玄奘的记录中也提到过这块地方,公元八世纪,拉达克的北部被唐朝控制。

在吐蕃扩张过程中,拉达克不可避免地卷入唐蕃之争,其宗主权多次在大唐和吐蕃之间易手。

大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吐蕃王室成员吉德尼玛贡由于王室内乱,逃往拉达克,建立了独立的拉达克王朝,随后藏民大量涌入。

十三世纪,拉达克归入蒙元版图,蒙元朝廷向拉达克派遣官员,常驻军队,全面管理拉达克。

大明立国之后,打败了蒙古人在乌斯藏的残留势力,拉达克逐渐被大明控制,作为乌斯藏领土的最西端,朝廷在拉达克地区设置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委托当地头人代为管辖,这个时候的拉达克,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介于藩属国与属地之间。

但大明对拉达克地区的影响非常有限,几乎忽略不计,明中期之后,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已经撤销了。

看到这些讯息,朱由检心潮澎湃,他看重的不是这点土地,而是拉达克重要的地理位置。

乌斯藏境内多山多河,道路极其艰难,与外界的联系,受到山脉的诸多限制。

它的南面是喜马拉雅山,基本上阻断了与印度次大陆的交流,否则,玄奘取经,也不用绕道西域了,他明明去的是南面的印度;它的北面,和传统的西域地区隔着可可西里山脉和昆仑山脉,那里是无人区,根本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行;它的东南面是横断山脉,严重阻挡了与四川、云南的联系。

现在的乌斯藏,只有东面有一条狭窄、难行的茶马古道与云南省相连。

如果从乌斯藏的拉萨,北下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今新疆的喀什),需要从拉萨向东,沿着茶马古道进入云南大理,再一路向东到南宁、广州,然后折向北方,沿着南昌、庐州、济南到京师,再折而向西,顺着第二大道,经过太原、西安、河西走廊、吐鲁番,才能到达喀什噶尔,整个行程超过一万五千里。

即使避开京师,走三门峡、西安古道,行程也会超过一万二千里。

如果有了拉达克,结果就不一样了,从拉萨向西,出拉达克,过喀喇昆仑山口的卡拉胡鲁木,直接向北到喀什噶尔,全程不到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