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六部尚书打头,所有的文臣武将都从地上站起来,有不少官员偷偷地抚摸膝盖,看来,他们跪迎的时间,恐怕不短。

朱由检心中偷笑,他的虚荣心,着实狠狠地过了把瘾,“看来,这些百姓,也是你们安排的?”

“陛下,臣等没有刻意安排,臣等只是告诉百姓们,陛下亲征,数月时间,已经将一再骚扰大明的建奴,灭国灭族,附近几个村子的百姓,就自发赶来了,臣等只是向他们散发日月军旗而已,要不是臣等阻挠,只怕来的百姓,还会更多。”李春烨向朱由检拱拱手,他老眼眯缝着,面上是不常见的无笑而喜。

朱由检心中一阵灵动,如果他们拿的国旗,该有多好!可惜大明现在没有国旗,他冲百姓一抱拳:“乡亲们辛苦了!”

百姓们也学着朱由检的样子,向朱由检拱手问好。

朱由检又冲着文武百官拱手:“各位大人,现在天色过午,你们就尝尝我们军营中的饭菜吧,晚上,我们再举杯同庆!”

第269章 把酒话关外

当晚已经来不及赶回京师,朱由检就在顺义县城扎下大营。

六位尚书在顺风酒家为朱由检接风洗尘,其他的大小官员,分别宴请相应的军官,只有普通的士兵没人宴请,他们人数太多,六七万人只能在军营吃大锅饭了。

六位尚书联袂宴请皇帝,真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汉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问题都是在酒桌上解决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朱由检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施政理念,向尚书们输灌输灌。

“朕这段时间不在京师,治理国家的大事,就劳烦各位了,这第一杯酒,朕就借花献佛,各位大人,辛苦了!”

“陛下,应该是我们敬你才对,”黄立极与其他尚书们对对眼,“陛下英明神武,盖过任何一位历史明君,应该是臣等敬祝陛下!”

“是,是,是臣等敬祝陛下!”众人一起应诺。

“哈哈,”朱由检大笑,“黄爱卿一向不喜欢拍马溜须,今天这是怎么了?”

“陛下,臣这不是拍马溜须,”黄立极正色道:“这是臣等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