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

李红军体内翻腾的“开水”,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血剑一样从口中狂喷出来,射到他身前那名士兵的前胸上。

“哇……哇……”

更多的士兵开始呕吐起来,秽物几乎掩盖了地面上的血渍。

第一师大量的士兵出现呕吐、乏力的现象,袁崇焕暂时没有心思抢渡三岔河,他发动大量的人员,来安抚这些呕吐的士兵。

明军虽然配备了专门的医生,但这些医生经过培训,擅长的都是外科包扎什么的,他们却不会从心里上安慰这些士兵。

袁崇焕让各部队的军官,曾经上过战场的老兵,给第一师的士兵现身说法,袁崇焕也是深入到士兵当中。

折腾了两天,士兵们的情绪有所好转,但他们是身子,都是软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就是燧发枪,他们也拿不动。

袁崇焕让军部的参谋们想想办法。

几位参谋一合计,最后一致决定:举办一场报告会,控诉建奴的罪行,让士兵们激起对建奴的仇恨,从而减轻他们心中的罪恶感。

袁崇焕也不知道报告会有什么效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同意了参谋们的意见。

前前后后,一共耽搁了五天,就是这五天,多尔衮已经在三岔河东岸,建立了完整的防守体系。

三座防守大营,已经部署完毕,每座大营有三个牛录的士兵,还有十门以前从明军手中俘获的虎踞炮。

三岔河的下游,河面非常宽阔,河水也有数人深,搭建浮桥的难度非常大,多尔衮的防守重心,还是在中上游,他自己就驻扎在海州城,主要看护着中上游的两座防守大营。

在没有大营的防守空挡的地方,多尔衮还配备了大量的游骑部队。

袁崇焕早就派出士兵,在三岔河的西岸,寻找合适的渡河地点,士兵们向他推荐了三个,上中下游各一个,其中下游的渡河点,虽然河面宽阔,但水流速度慢,西岸的地势也是十分平坦,非常适合大军渡河。

这个渡河地点,就在三岔河堡的东面,也就是被明军的开花弹破坏掉的那座浮桥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