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换防的时间,林团座这么早就来了,一定有什么好的讯息吧?”沈士强一边擦去脸上的温水,一边给林萧让座。
“师座,蒙古人投降了。”
“奥?很久没听过蒙古人投降的讯息了,快说说,蒙古人是怎么投降的。”沈士强扔下毛巾,端起热茶,在林萧对面的主位上坐下来。
“师座,蒙古人的战马都被我们灭了,他们已经无路可逃。”林萧将昨晚经过细说了一遍。
“好呀!蒙古人投降了,广宁终于完完整整地回归大明了。”沈士强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林萧,走,我们一同去向军座汇报。”
第175章 史可法与李鸿基
袁崇焕接到沈士强发出的军报时,就知道广宁大局已定。
作为进士出身的军官,他深知广宁对于大明的重要意义。
广宁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山海关,退,山海关是大明防守建奴的最后一道关隘;进,广宁位于大明、蒙古和建奴的交接处,有了广宁,大明就有了联合蒙古制约建奴的地理通道。
从军报中,袁崇焕也明白了杜文焕的心眼。其实杜文焕占领广宁,基本上是跟在岳托的屁股后面撵,根本没打过什么硬仗,人员、弹药损失并不大,人员补充、弹药补充都是借口,他是想长期在广宁与建奴对峙,最好是遇到建奴反扑的援军才好。
“这个杜倔子,一辈子没立过什么战功,年老还想显摆。”
不过袁崇焕还是认为,部下想立功是好事,他见过太多次明军的望风而逃。
袁崇焕立即传令宁远,命令驻扎在宁远的第五师立即轻装出发,前往广宁,与杜文焕汇合;第六师押着火炮、粮草等,随后赶往广宁。
袁崇焕还将军报送达山海关的孙承宗,同时请求孙承宗将驻扎山海关的第三军调往宁远,自己好将第一师移防广宁,随时准备迎击建奴向广宁反扑。
孙承宗已经麻木了,袁崇焕的新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收复宁远、锦州和广宁,将大明的边防向北拓展了千里。
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这让他感觉到,他真的老了,不能继续担任蓟辽总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