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师在城内重新布防。
锦州本来就是辽东军为了对付建奴而修筑的坚城,城墙不仅很高,也很厚实,现在根本不需要加固,宁显龙只是调拨士兵,把守四座城门。
安置城中汉人百姓的事,自然交给了师部的参谋,宁显龙才懒得操心这些繁琐的民事,以他的性格,锦州城中的百姓,无论是不是汉人,既然他们投降了建奴,平时为建奴服务,那就是大明的敌人,干脆砍了脑袋,还能增加军功。
袁崇焕曾经在陕西得到朱由检的指点,知道汉人百姓对大明的重要性,尤其是他们可以为大明种植粮食。
有了袁崇焕的军令,宁显龙不敢随意屠杀锦州城中的汉人百姓,他只是嘱咐师部的那位参谋,对于那些死心塌地为建奴服务的,或者曾经残害过汉人同胞的罪魁祸首,一定要严惩,甚至砍头,除非他们能像袁崇焕所说的那样,拿建奴的首级来抵罪。
到中午的时候,四个城门的布防都已经结束,除了明哨,每个城门都部署了数名暗哨,特别是面对建奴的北城门。在士兵人数的分配上,北城门也是集中了重兵,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是重点防守。
锦州城中原来的建奴士兵,不过千人,宁显龙的第二师有一万多士兵,供士兵居住的营房远远不够。
军中参谋为了搞好军民关系,顺便给城中的汉人百姓赎罪的机会,特地向宁显龙建议:由锦州城中的百姓无偿给军队修建营房。
宁显龙大喜,军队的营房修建不需要士兵动手,还不用花一分钱,何乐而不为,他暗暗庆幸,幸好没有将这些百姓都砍头。
宁显龙一边派士兵向袁崇焕报喜,一边在城内视察,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这收回锦州的大功,即将记在第二师的头上,他总算没有白来辽东。
算算时间,从第一军来到辽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收回宁远、锦州,将大明的地域向北扩张了六百里。
袁崇焕接到宁显龙的快报后,他一面将喜讯送达山海关的孙承宗,转呈兵部和皇帝,一面立即动身,追上了已经赶往锦州的第三师,他要亲自坐镇锦州。
明军攻克了宁远、锦州两座城池,又歼灭了近两千的建奴士兵。在明军面前,镶红旗失地又丢人,这是自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以来,建奴从未有过的巨大失利,近在广宁的岳托,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第152章 伏击袁崇焕
岳托是第二天下午才知道锦州陷落的讯息。
“贝勒爷,不好了。”传令兵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