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前面的几个问题,都获得三人的一致支持,包括朱由检向吏部推荐李鸿基,包括朱由检要求工部修筑京师到潼关的水泥大道。

但朱由检要求他们解散东林党,三人却是犹豫不决。

“陛下,东林书院是臣等读书之地,臣等结党,不是营私,而是共同为君分忧、为民谋利。”王永光委婉地表达了反对的立场。

“为君分忧?为民谋利?”朱由检肝火上升,“王爱卿,辽东军饷不足的时候,你们可曾为君分忧?陕西百姓易子而食时,你们可曾为民谋利?”

“陛下,不是臣等不尽力,只是臣等力有不迨。陕西重建,东林商人也曾大力支持。”东林党果然讲义气,李长庚立即出言支持王永光。

“别跟朕来车轮大战——车轮大战的结果,就是你们集体致士。朝中还有很多人暂时去职,等待递补。”

东林党人脑子一根筋,他们不怕致士,不怕下狱,甚至不怕流血杀头,但朱由检盛怒之下,如果他们现在致士,递补的一定是阉党,此消彼长,阉党的势力必定盖过东林党,这样的损失他们个人承担不起。

朱由检目光凶狠地从三人脸上一一扫过:“陕西连续三年大旱,灾民饿殍遍地,你们在哪里?力有不迨?那你们贪墨的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又是什么?李爱卿,你知道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能救多少濒临死亡的百姓吗?”

东林党的确有一些人铮铮铁骨,但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共同利益,根本没有朝廷、国家、百姓。

朱由检那天在沉思中想到,在后世的历史上,“崇祯”因为无钱剿匪,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被迫向大臣们求援,而富得流油的东林党,却是一毛不拔,一个个跪在“崇祯”面前哭穷,直哭得“崇祯”反而安慰他们……

但北京城破之后,李自成麾下的牛金星和李过,却是从京师的官员手中,搜刮出五千多万两银子。

朱由检诛灭魏忠贤之后,因为户部缺少银子,和大臣们玩了一出游戏,数天之内,就从大臣们手中搜刮了二千七百多万两银子。按人均计算,东林党还超过阉党。

“这……”李长庚面红耳赤,做声不得。

乔允升一抖衣袖,正要出言相助,被朱由检的目光狠狠一瞪,终于没敢出声。

“朕不管什么书院,也不管大臣们之间的正常交往,但是,以后朕要是再听说什么‘东林几巨头,聚首怡红院’、‘东林党首脑,天然居密谋’之类的讯息,你们就等着集体致士吧!”

“是,陛下。”三人被迫叩头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