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当然不能白放,此事等会再说。我再问将军,陕西已经民不聊生,如何才能让你的部下,让陕西所有的百姓,都有口饭吃?”民以食为天,只要百姓有口饭吃,能活得下去,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朱由检相信,以大明的百姓的性格,他们决计不会造反。
“朝廷减免陕西的税赋,再运来赈灾的粮食。”高迎祥不是政治家,军国大事他管不了,他只是希望他的部下、他的邻居有口饭吃,能活到明天早晨,见到野草上的露珠。
“现在减免税赋,百姓依然无粮可食——说实话,朝廷根本没有赈灾的粮食。”置之死地而后生,朱由检先让高迎祥绝望,然后他才有可能同意自己的计划。
第88章 高迎祥断指明志
“难道朝廷没有储备粮食吗?”打死高迎祥,他也不会相信,真没有粮食,那皇帝、百官吃什么?
“大明的粮食产地,在湖广、中原、和辽东。今辽东战乱,粮食不仅不能生产,前线将士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中原地区因为大量征兵,补充辽东前线,粮食生产也不稳定。”
“那湖广生产的粮食泥?”在高迎祥的眼中,他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不管什么皇帝、百官。
“湖广生产的粮食,连维持辽东前线的军队都困难。”朱由检说的是实话,大明的粮食供给的确非常紧张。
“那先将储备粮运来陕西,救民于水火。”高迎祥的眼里只有身边的百姓,而且,百姓手中没有存款,他们的生活是最容易受粮食供给限制的。
“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将储备的那一点粮食分给陕西的灾民,让辽东前线的士兵饿着肚子打仗?让建奴越过长城,直逼京师?”
“那陕西的百姓,真的无路可走了?”高迎祥想了很久,也理不出头绪。
“办法也不是没有。”朱由检准备了一颗饵料,等着高迎祥来吞,“全国各地有一些余粮,可以收购,运来陕西。”
“那就去全国各地收购,只要能救百姓,我高迎祥万死不辞。”高迎祥还真的是甘心百姓孺子牛,不过,他关心的只是身边的百姓,他的邻居、部属,而不是整个大明的百姓。
“高将军是否知道全国哪儿有余粮?价格几何?何时能运到陕西?陕西的百姓又能否等得及这下锅之米?”朱由检拿起方凳上的茶壶,先给高迎祥斟了一杯,刚刚七分,又给自己斟了一杯,却是十一分,茶水都溢到方凳上,“这做事就像是斟茶,得有个度,过犹不及。”
如果真的没有粮食也就罢了,偏偏有粮食,却无法运到陕西,听得到,吃不着。就像小时候吃红砂糖,却沾在鼻子上,舌头舔不到,撩得高迎祥心如火烧,头上都冒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