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婉儿。”朱由检一把将婉儿拉过来,按在自己的腿上。“王妃过门了,你还是我的婉儿,还是要伺候我的。”朱由检知道婉儿一直担心周玉凤的事,她和周玉凤没有直接交往,不知道作为正妻的周玉凤,究竟怎么对待他这个通房的丫头。朱由检倒是不担心,他是不忍心去伤害这个对自己体贴得一塌糊涂的丫头,也绝不允许别人伤害她,哪怕是周玉凤也不行。
“哎呀,殿下,这大白天的,你做什么?王队长还在府上呢!”婉儿奋力挣扎,终于从朱由检的怀中脱出来。她理了理皱褶的衣裙,白了朱由检一眼,小脸蛋白里透红,在小嘴喷出的水雾中忽隐忽现,朦朦胧胧的。
“怕什么?我迟早会给你名分的。”朱由检坏坏地笑,这傻丫头,生气起来,也是别样的风味。
“殿下,奴婢跟你说正事呢!”过来好久,婉儿的心跳才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殿下大婚的时候,皇上、皇后都不便出面,恐怕是几位叔王爷来主婚。”
第69章 福王朱常洵
“几位叔王爷不是都在封地吗?”
明朝的王爷,一旦成年,就必须去封地,没有皇帝的诏书,不得回京。
只有福王朱常洵是个例外。
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小儿子,朱由校和朱由检的小叔,特别受到他老爸万历皇帝的宠爱。万历皇帝准备将皇位传给朱常洵,但朝中的大臣们以“朱常洵不是长子”为由,坚决不同意,要求万历皇帝将皇位传于长子,也就是朱由校与朱由检的父亲朱常洛。
为这事,万历皇帝与大臣们僵持了几十年,一直不立太子,万历皇帝也是几十年不上朝,专门躲在宫中造人,但朱常洵一直待在京师,美元去封地。直到万历皇帝病重,他的雄心已经被大臣们磨平了,才立了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洛在万历皇帝驾崩以后,成了大明的景泰皇帝,福王朱常洵也不得不去了他的封地洛阳。
“恐怕皇帝已经下过旨,召几位叔王进京了。到时候,殿下少不得去拜谢几位叔王。”
婉儿就是好,不但将朱由检伺候得舒舒服服,还能当个内管家,让朱由检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救明大业。
大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二月六日,是朱由检十六岁生日,也是朱由检迎娶王妃周玉凤的日子。
一大早,王慕九就带着一群大士兵在信王府忙碌着。其实,也没什么可忙的,一应礼仪都是宗人府打点,连彩礼都是宗人府出的。周玉凤的新房早就装饰一新,整个信王府到处都是大红的喜字和灯笼,比新元还要热闹。
等待王妃过门是很无聊的,如果这时候如果有纵横,朱由检一定选择去纵横找本历史小说看看。
新郎官朱由检没什么事可做,只得陪着几位从封地赶回来的叔王爷聊聊天、喝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