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辽东前线,蓟辽经略高第,主张放弃宁远,退守前屯、山海关一线,而宁前道袁崇焕、宁远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等人,却坚决反对放弃宁远。双方的官司都打到兵部了,殿下怎么看?”

袁崇焕?朱由检一愣,这可是大明崇祯年间赫赫有名的人物,好像创立过宁远大捷,传说努尔哈赤的死就与他有关。

朱由检稍稍思考了片刻:“也许袁崇焕能阻挡建奴一时,但宁远孤悬在关外,总有被建奴攻克的时候。要想守住宁远,归根到底,还要进攻,只有彻底打败建奴,才能收复、守住关外之地。”

第52章 再会兵部尚书

朱由检躺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正盘算着怎么挣钱。

奋武营需要他不断地输血,已经投进去的三千两银子很快就要花光了,眼下奋武营还在山东,暂时不用投入,奋武营一旦回到京师,就需要再次投入银子了。

没有银子改善士兵的待遇,奋武营现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就维持不下去,很可能又回到原来半死不活的样子。

虽然他是信王,有丰厚的俸禄,可以保证自己做个年轻的富翁,香车美女什么的少不了,但要分摊到奋武营的六千多士兵头上,他的俸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原来指望水泥厂能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但现在水泥厂的资金还没有回笼,不但没有收入,还要不断将银子砸进去。否则一旦发不出酬劳,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熟练工人就会流失。

他虽然有一些积蓄,但远远赶不上现在的支出。

“殿下,圣旨到。”徐应元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索。

朱由检吩咐打开中门,焚香迎接传旨太监。他则带着徐应元跪在王府的大门外等候接旨。对着太监下跪,朱由检十分不甘,但接过一次圣旨,现在已经习惯了,就当是跪拜皇兄吧。

宣旨太监见朱由检已经摆好香案,跪在中门外,也不多言,抽出圣旨,用尖利的嗓子朗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信王、武略将军朱由检,训练奋武营得法,协助、统帅奋武营全歼入侵山东倭寇有功,着升为怀远将军、五军营指挥同知,总领奋、耀、练、显四武营日常训练,兼领奋武营指挥使。另赏黄金一千两、白银两万辆、翡翠玛瑙湘玉各十件、青花瓷器一箱,钦此。”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这次朱由检没有发呆,要不是宣旨太监还在,他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千两黄金、万两白银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真是眼皮打架有温床、腹中饥渴送面汤、风雨交加遇旅店、分身坚挺逢娇娘。

更让朱由检暗暗得意的是,皇帝哥哥让他负责四武营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