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宫门,朱由检让王慕九在宫门外等候,自己步行入宫。

“殿下来了,皇后娘娘刚才还在念叨殿下呢!”坤宁宫前刚好有一位宫女在晃悠,看到朱由检过来,她一边把朱由检接进正堂,一边对着朱由检怪怪地笑。

“五弟来了!”张嫣得到宫女的禀报,从内堂走出来,她穿着浅粉色的宫衫,配上乳白色的长裙,倒显得有些轻佻,根本不像位高权重、深居简出的皇后,更像是晚饭后闲逛的邻家新妇。

见到张嫣出来,朱由检急忙起身,行了个大礼:“见过皇嫂。”

“五弟快坐,不用客气。”张嫣一直看着朱由检,脸上的轻笑,特别娴淑。

“谢皇嫂。”朱由检在红木圈椅上落座,抬眼看着这位历史上非常出色的皇后,高处能明大局,实处能管后宫。

“五弟,山东灭倭可谓完胜,五弟可否为我说说歼灭倭寇的过程呀?”张嫣早就知道结果,只是想体验一下朱由检的成就,皇族人丁凋零,皇帝还没有子嗣,就剩这么一位亲弟弟,现在还没成年,不管功劳有多少,只要参与了这场战争,就是首功。

朱由检只得将围歼倭寇的过程再说一遍,当然重在谋略,血腥的场面却是一带而过。

“五弟好手段,年纪轻轻的,就能为国建功。”张嫣对朱由检越发好感,这样的英雄人物出在皇族,假以时日,朱由检一旦羽翼丰满,可以帮助她剪除把持朝政的阉党。想到阉党,张嫣的心中就隐隐作痛。

“哪里。皇嫂过奖了。主要是奋武营将士的用命,秦永年指挥使的英明指导。”朱由检正在营造舆论,将灭倭的主要功劳贴在秦永年的身上。

“五弟不用谦虚,如果调耀武营去山东,能否取得同样的战果?听说奋武营自五弟训练后,士兵们的训练热情明显提高。”望着年轻、谦虚而又老成的朱由检,张嫣多么希望他是自己的孩子,但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她自从上次被宫女陷害,流产后,已经失去生育的能力,这辈子,他再也不会有亲生的孩子了。

“这……”在聪明的张嫣面前,朱由检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过分谦虚,就是矫情,也愧对一向十分关心自己的皇后。

“好了,不说这了,你立了功,你皇兄自会赏你。我要和你说另外一件事。”张嫣的聪明、得体不是吹的,见朱由检微窘,立即转换话题。

“什么事呀?皇嫂。”其实朱由检隐隐猜到可能是关于信王妃的事,但张嫣没说,他只好假装不知道,好像自己急着娶信王妃似的。

“五弟今年多大了?”张嫣看着朱由检,似笑非笑,眼神中还是关切。

“回皇嫂,臣弟今年十五了。”朱由检垂首回答,心想,下面该是说信王妃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