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只有两刻钟的时间,早餐后,士兵们再次整理自己不太多的行装。

装载备用的粮草、器械的运输车昨天就朝济南出发了,他们只要准备好自己使用的兵器和路上吃的干粮就好。

其实,到济南的一路上都有茶庄饭庄,但奋武营急着赶路,白天肯定没有时间休息,只有晚上才会停下来,所以士兵们要准备一天的干粮。

营门缓缓打开了,奋武营的士兵们列好队鱼贯而出,直奔济南方向。

奋武营本来有九千六百士兵,加上军官,编制超过一万人,但因为空饷问题,现在只有六千多人。不过朱由检也不介意,对付区区两千倭寇,六千士兵足够了。

现在是初秋,早晨除了有点闷,气温倒不是太高,正适合士兵们赶路,但已时过后,天气渐渐热起来,极速奔跑的士兵们,身上的汗水不断滴在马蹄扬起的灰尘上,让扬起的尘土又因为重力的原因重新落到地面上,后面的士兵倒少了些呛人的感觉。

奋武营的绝大部分士兵都是初次上战场,一路上秦永年和朱由检也没有催促他们,倒是几名千总互不相让,争先恐后,谁也不愿拖奋武营的后退。

第三天傍晚,先头部队骑兵卫在秦永年和朱由检的亲自带领下赶到济南,后续的步兵卫估计一个时辰后能到达。

山东巡抚吕纯如在巡抚衙门迎接秦永年和朱由检:“山东不幸,震动京师,有劳秦将军、王将军大驾。”他还不知道王信就是朱由检,大明的信王爷,所以话虽然说得客气,但语气平淡,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如果不是山东兵无法遏制倭寇,需要借助奋武营,以他文官的身份,根本没有迎接武将的必要,就是秦永年、朱由检要参见他,还要看他的心情,能不能见着还说不定。

“有劳吕大人久候了。军人就是保家卫国的,说不上劳顿。”秦永年拱手行礼,他是职业军人,平时远离政治,对吕纯如的迎接,说不上感激,话说得不卑不亢,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吕大人,山东总兵王大人何在?”朱由检希望了解倭寇的第一手消息,这位与倭寇有过数次战斗的总兵,应该最有发言权。

“王大人亲自把奋武营的将士安排到军营休息,一会就到。”吕纯如认为王淮安亲自安排奋武营的将士,是讨好援军的两位将领。

但面对十多万山东兵都围剿不了的倭寇,区区六千的奋武营有什么用?京师军虽然战斗力高于山东军,但也不会强到哪里,秦永年和王信也免不了铩羽而归的命运,实在是没有巴结的必要。

难道败军之将还能在兵部说上话?

“秦将军、王将军,王某来迟了。”王淮安果然很快就到了,他嗓门倒是不小,如果在街上摆个地摊什么的,估计不用扩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