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殿下。属下一点照办。属下将给丁岚配备十名工匠,有丁岚统一使用。”明白了方向,刘一飞只有照办的份。

“我也会给丁岚经济上的支持。”说道这儿,朱由检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丁岚,研制工作需要大量的金钱,这是一百两,先拿着用,如果不够,再跟我说。另外,如果其它方面需要帮助,尽管和我说,一切,为了热气球与火箭。”

上次为了研究手雷和地雷,朱由检也是给了一百两,但那一百两是研制成功的保证金,而这一百两,没有任何的条件,也就是说,不论丁岚能否研制成功热气球与火箭,这一百两都是丁岚的了,这是研究热气球与火箭的启动资金,如果丁岚能研制成功,还有另外的奖励。

可以看出,朱由检对热气球与火箭的重视。朱由检的重视,不仅是因为热气球与火箭可能应用于军事上,更重要的是,这是大明国家的科学事业,本来应该由国家拨给经费,但大明朝廷只会明争暗斗,有谁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科研上?国家不能履行它的义务,来自后世的朱由检,准备自己承担起这份责任,况且,他是王爷,为朱家王朝尽点责任也是应该的。

从火器局出来,回到信王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疲惫而又兴奋的朱由检,正要在婉儿的服伺下用晚膳,徐应元却急匆匆地跑进来:“殿下,圣旨到。”

第27章 武略将军

朱由检赶紧让徐应元大开中门,自己一边走一边思考:皇兄现在给我下旨,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自己支持丁岚研制火箭的事被皇兄知道了?不可能,皇兄不可能这么快知道,就是知道也没下旨训斥自己呀!自己最近做过其它什么违法的事吗?

由于朱由检的大脑中充斥着对大明处境的担忧,所以平时所做的是事,基本上都是围绕大明的中兴,有时难免会做些违反大明体制的事。

比如,进入军营,就是违反自成祖以来的祖训。现在他是未成年人,打着锻炼身体的幌子,别人也没怎么重视他,一旦成年后,如果还赖在军营,不去封地,难免会遭到言官的弹劾。

大明的言官,本来是为了监督各地的官员,从鸡蛋中挑骨头,专找官员的不法之事进行弹劾,目的是在都察院之外,增加一重保险,让官员廉洁自律,出发点固然是好的。

但任何一项制度,在极端的腐败面前,都不是万能的。随着大明政治的腐败,言官逐渐沦为党争的工具,言官们要么对贪腐之事熟视无睹,因为他们也是主角之一;要么在首脑人物的带领下,对某一事件狂轰滥炸,连皇帝都忌惮三分。

但进入军营是皇兄同意的,还拨了一万两银子,应该不是为了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朱由检实在想不明白,也就没再去想,反正一会就会知道答案。

一名年近六旬、脸上皮肤皱得像黄牛脖子的老太监抖了抖宽大的宫裤,他看了朱由检一眼,发现朱由检已经端端正正地跪在自己的面前,于是拉开黄线,展开圣旨,朝南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信王朱由检,善统兵,富谋略。特奉京师五军营奋武营指挥同知,武略将军,负责奋武营的日常训练,钦此。”

“吾皇万岁万万岁。”朱由检差点忘了谢恩,在宣旨太监的提醒下,才谢过恩,接过圣旨。

原来是好事,还亏自己琢磨了半天。既然皇上下旨让自己在奋武营担任指挥同知,那自己留在奋武营就是名正言顺的事了。

这和以前担任奋武营参谋有天壤之别,参谋只是秦永年的临时任命,随时可能取消,即使秦永年不主动取消,一旦遭到言官的弹劾,官小位低的他根本保不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