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营停止训练一天,全部观看比赛。
上午先进行步兵比赛。
射箭比赛是在八十米外立一个木制圆盘,盘子的正中心标出红点,外面是三个同心圆。射中红点记为十环,外围依次为九环、八环、七环,每人射十箭,所中环数多者为胜。
结果王新和李盘都是九十八环,并列第一。朱由检准备给个并列冠军,但王新和李盘分属不同的千户,互不服气,经朱由检同意,进行加赛,一箭定胜负。
根据抽签决定,王新先射。他来到射位,用双眼瞄了箭靶,然后微微抬起左腿,虚跨半步,再双腿微曲,重心落在左腿上。待身形稳定,这才左手拿弓,右手搭箭,一石半的弓被拉了个满月。王新面无表情,目光紧盯着前方,突然松开右手,只听见“嗖”的一声,箭杆带着冷风直冲八十米外的箭靶,“噗”,前方很快就传来中靶的声音,接着就听到围观的士兵们欢呼“中了……中了……”“是十环!”
轮到李盘了,对手已经射中十环,立于不败之地,他的压力可想而知,朱由检也在一边,不动声色地观测。只见李盘稳步来到射位前,曲步、举弓、搭箭,一气呵成,但箭却没有射出去,他眯着眼,仔细观测前方的靶位,在众人屏住呼吸等待的不经意间,李盘松开右手,“嗖”、“噗”声几乎是连在一起的,就像两枚连放的鞭炮。“又中了”,“十环”。围观的士兵对于自己军中的箭神,是绝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欢呼声。
都是十环,还是没分出胜负,只能再加赛一箭。这次是李盘先射,结果两人又都是十环,还是不能分出胜负。王新提出,箭靶上的红心太大,不如换铜钱作为箭靶。朱由检心想,这样可以增加趣味性,也能激发士兵训练的积极性,说不定以后军中真的会出现箭神,刚好李盘也同意,于是换铜钱做靶子。一名士兵临时用一杆长枪斜插在箭靶处,然后在枪杆上系上一根细线,细线下挂着一枚铜钱。
这种射法还是很有难度的,细线下的铜钱,在风中肯定有微微的晃动,如果铜钱的正面或者背面对着射箭的人,靶位还算不错,如果铜钱刚好晃倒侧面对着射箭的人,那靶位可是太小了,即使射中,也有运气的成分。
王新先射。他弯弓搭箭,瞄准铜钱,人和箭都纹丝不动。在众人的等待中,他突然一松手,铁箭破空,“嗖”的从众人眼前飞过,清脆的“当”声随即从前方穿过来。又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次大家不用查看箭靶,从声音中就能判断出王新是中靶了,连王新自己也露出得意的笑,朱由检也是惊讶不已,大明有人才呀,只是这些基层的士兵从来没有得到展示能力的机会。
轮到李盘出场了,所有的人,包括朱由检,都认为他没有多少取胜的机会,刚才王新射中铜钱,也许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可铜钱不会总是给你机会,何况,即使李盘射中了,双方也只是打个平手。
第14章 抛射
李盘不慌不忙,缓缓来到射位,也许他也觉得自己没有获胜的机会,心中反而平静下来,谁也不能从他的脸上看到慌乱。他斜视了一眼挂在枪杆下的铜钱,语出惊人:“这铜钱挂在细线下,射中了不为本事。哪位兄弟帮帮忙,在八十米外向空中扔一枚铜钱?”
围观的士兵都直愣愣地盯着李盘,连同他的队友,好像不认识似的,朱由检也是一愣,这铜钱飞在天空,位置不定,虽然有一定的运动轨迹,但受到重力、空气的摩擦力、风向的影响,实在太难以把握,比后世的射击场上的移动靶难度都大,毕竟,子弹的速度要快过弓箭。
终于有一名士兵出列,大概是李盘的队友,他征得朱由检的同意,一路小跑到八十米外,手握一枚铜钱,在等待李盘的口令。射箭不同于枪,准备时间较长,如果李盘没准备好,铜钱就扔出去了,等李盘张弓搭箭,铜钱早就落地了,所以,要等李盘发出口令,准备好了才能扔铜钱。
众人都屏住呼吸,期盼见证奇迹的时刻。李盘终于发出“准备好了”的口令,手握铜钱的士兵果断地将铜钱向上一扔,铜钱在空中翻滚着,不断上升,快要到达最高点时,李盘的箭刚好赶到。“当”,一声清越的金属撞击声,铜钱在巨大的推力下,已经远远地飞向一边。铜钱丢了没关系,刚才的撞击声已是最好的明证,谁也不敢不能不会不忍否定李盘中靶。
靶场出奇地安静,似乎所有的人都暂时中断了呼吸,只有那“当”的清越声在靶场中心回荡,好像士兵们都不忍心打断那一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清越,李盘好像也被靶场宁静吓傻了,明明自己射中了,为什么没有获得历史的掌声?不知过了多久,还是李盘的队友最先反应过来,他们热烈地拥抱着自己心中的英雄,这英雄还和自己同锅吃饭、同榻睡眠、同场训练、同上战场。他们将李盘搞搞地举起,抛向空中,就像在抛一枚具有纪念意义的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