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放点辣椒!”洪涛还得安排舰队休整时期的工作,不能像文南和罗有德一样轻松。但他很心疼自己钓上来的那条金枪鱼,虽然不是蓝鳍的,脂肪和肉质也不错,落到他们两个土鳖手里,就只会用火烤,然后撒上厚厚一层辣椒,也不怕把痔疮吃出来。
中秋节,始于唐代,盛在宋代,准确的说是北宋。宋朝人对过节非常热衷,因为他们好热闹,只要能有过节的机会绝不放过,必须好好耍一耍。而且宋代朝廷也喜欢过节,他们不光不拦着,还带头耍,看谁耍得花哨,谁就深得百姓爱戴,美其名与民同乐。
不过宋代的中秋节不流行吃月饼,不管贫富,在这一天都要登楼玩月,然后再去放河灯。玩月,没错,不是赏月,是玩。这个玩字包含了多重含义,表现了一种态度,用后世的话讲就是欢庆,彻夜狂欢,不醉不归。河灯比较好理解,主要是为了祈求河神不要老发脾气,少发点大水什么的,让老百姓们能平平安安的度个好年头。
说到放河灯,谁家也比不上大宋皇家的河灯华丽、个头大,因为皇家是代表着大宋所有子民,所以必须最好。一般富人家就用羊皮做成一个小船的模样,上面插着鲜花、吃食之类的贡品,再固定上一根鲸蜡,就算比较体面了。普通百姓人家的河灯就五花八门了,有木质的、草编的、竹编的,蜡烛也没有那么粗亮,有个小火苗能让河神看见也就成了。
临安是大宋都城,皇家所在,又紧挨着钱塘江这个河神异常强大的河流,所以每年中秋夜里,官家都会带着大臣们出候潮门,去江边带头放河灯。据说在这天夜里,整个钱塘江面上都是星星点点,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风景。放完了河灯,就是一个狂欢夜了,整个临安都会变成一座不夜城,所有外城城门禁令取消,各处酒楼食肆、瓦舍勾栏全都二十四小时营业。全城的人就一个字儿,耍!
北宋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开篇序言就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如此看来,苏轼这首词肯定是他玩了一个晚上之后才有的成果。
但有一个怪事儿,中秋节在南宋很热闹,可它却不是法定假日,也就是说这一天并不放假,不管你晚上如何折腾,明天一早该上班还得上班。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文南的解释是,中秋节并不算是大宋的重要节日,只是在民间比较流行,所以朝廷不会放假。
不放假,还得狂欢,还要皇帝亲自参加祭祀潮神和参观海军演习,这可是一件大事,朝廷上下都很重视。所以在十八日凌晨的早朝时,要召开一次大规模朝会,专门就用来安排祭祀时的程序。一般过了八月十六,靠近江边的几座城门就都封闭了,这是因为十八日早上皇帝要在这里祭祀潮神。皇帝出门就算再简陋,也得搭建一些观礼台之类的临时建筑,如果任人随便往来,把皇帝的摆场弄坏了可就麻烦了。
第008章 歌舞升平
今年的中秋节相比往年显得更隆重一些。因为朝廷收复了北方失地,这个功绩太大了,当年庆祝、次年庆祝、今年还得庆祝。虽然说现在南方出现了叛乱,但朝廷正在调兵剿灭,进展也还算顺利。为了鼓舞国民也顺便鼓励鼓励自己,官家和朝廷大臣都把这次中秋节当做了一次政治任务,必须大办特办!
江边的观礼台从一层变成了两层,是往年的两倍多大。皇家的河灯原来是木质的莲花台,现在干脆改成一条描金涂银的木船,上面光是手臂粗的鲸蜡就插了上百根,就停在水门之外,由御林军看守。
另外理宗皇帝还在凤凰山腰的冲天观里设下了十多桌酒宴,准备大宴群臣,大家一边喝酒作词,一边登高赏月。今年还有一个好景色可以欣赏,为了准备这次中秋佳节,大宋朝廷特意从金河帝国采购了五万贯的大型烟花,只等祭拜完潮神之后,就会在城墙上燃放。
就在临安百姓、朝廷官员、皇室都在高高兴兴的过节时,谁也不会想到,正有一支舰队从万里之外驶来,此时它们正借着夜色绕过溗泗列岛,贼头贼脑的钻进了杭州湾。
明州港外的金塘岛,是大宋水师在钱塘江口最大的锚地。由于今天会有大江潮袭来,所有水师战舰都已经靠岸进港,只待天一亮就披红挂彩出航,去江面上给官家和百姓好好表演一番,这也是个惯例,为了不让百姓们自己驾舟弄潮讨彩,又能让大家欣赏到弄潮儿的风采,每年大潮来临时,水师的战舰就成了钱塘江上的表演船。如果能让官家高兴,说不定会有很多赏赐。
“刘军头,今天是你当值,为何没有按时出航巡逻?”此时在金塘岛的水师营寨里,两名年轻军官正在大声询问手下人。
“禀都头,今天是潮神来,小的们正在准备祭品,略微迟疑了一些,都头勿怪,马上就去巡航!”被喝问的几名水师水手看见这名军官都是满脸堆笑,一边作揖一边向码头上走去,上了一艘双桅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