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在南岸船台的后面,就是齐祖的铸造厂了。由于北岸人口密集,他也把铸造厂、冶炼厂挪到了南岸,只在北岸留下一个机械厂。这样不光有了充足的土地可以发展,不会影响居民生活,还能为造船厂提供便捷的帮助。现在造船不光再是木匠的事儿了,不管是战舰还是货船,都需要很多钢铁构件,要是制造钢龙骨的船只,就得造船厂和炼钢厂紧密合作才成。

温小七的实验室很阔绰,整整占了一座船台,周围都用三米多高的木板围着,从外面只能看到船舷上部和桅杆。现在却啥也看不到,因为温小七的这艘船没有桅杆,干舷也很低。

“你造的船真难看!”进了木墙,温小七高喊了一声,立刻就有三个印第安人从屋里跑了出来,一边跑还一边点燃了汽灯,把船台照亮了。这时洪涛才看清楚架在轨道上这艘船的全貌,它圆头圆尾,差不多二十米长,四米左右宽,中桅的地方竖着一根粗大的烟囱,烟囱两边各有两个高出船舷近一米的大木头轮子,整艘船看上去像是一只厚底拖鞋。

“嘿嘿嘿……只是试验用的,齐叔生产枪炮的工作也挺忙,我这是求了他半天,才抽出点人手,带着我这里的铁匠一起弄出来的。如果时间能多点,我还能把它造得更漂亮一些。可是光漂亮没用啊,它才能在河里跑出三节的速度,到了海上更慢。您帮我看看,问题出在哪儿了。这玩意速度是有点慢,但确实好用,帆船去不了的地方,它就能逆流而上,一点儿不费劲儿。”温小七对洪涛不太高的评价一点不往心里去,这艘船只是个试验平台,目的就是验证他弄出来的蒸汽机性能,啥好看不好看的,早晚都是个拆的命运。

第170章 钢铁汽船

“咣咣咣……它是钢板铆上的!”一听这艘船是齐祖派人帮着造的,洪涛收起了讥笑的嘴脸,从地上拿起一根铁棍子,在船体上用力敲了敲,是金属碰金属的声音。

“那可不,我爹早就把钢板船造出来了,我总不能比他还差吧!我有蒸汽机,他那时候没有,造出来也是放着生锈!”温小七把肚子一挺,开始鄙视洪涛了。

“它大概有多重?”洪涛不太淡定了,如果有了钢体船,发射圆形炮弹的舰炮恐怕就要退出海战了,哪怕速度慢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舰队里带几艘钢铁战舰出航,这玩意就是海上铁乌龟,谁也打不动啊。再多装几门舰炮,打攻坚战最合适不过了,自己也就再也不用带着舰队玩命绕圈走钢丝玩,正面对撼也无不可。

“二十吨多一些……如果再加上甲板舱室,估计要二十五吨左右,不带煤和水的净重,总排水量六十吨左右。”温小七对他这艘破船的数据了如指掌,不等洪涛继续问,就把剩下的都说了。

“还也不是太重,怎么会跑不快呢?走,我们上去看看你的机器。”按照风帆战舰的重量算,这种排水量在一百吨以内的小船,用木材制造,自重也得在二十吨左右。如此看来,用钢铁建造船只还真不吃亏,稍微重一些,但坚固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而且随着钢铁材料的不断进步、蒸汽机的研发,铁壳船的重量只会越来越小、马力越来越大。但木材和风帆就没这种进步余地了,它们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尽头。

“这边、这边,来,把灯给我,再去多点两盏来!”洪涛要去看蒸汽机了,温小七非常兴奋。这艘铁壳船不新鲜,在金河城的时候,温老二和温四就造过。值得骄傲的是装在船里的机器,那个才是自己的看家本领,除了洪涛之外,谁也不会!

“你的锅炉不对,个头太大了,又重又占地方,还产生不了足够的蒸汽,机器就没劲儿了。”合算温小七这艘试验船连甲板都没有,整个船舱就分成了三部分。船头和船尾都是空的,可以装煤水和货物,中间的船舱被三个铁家伙占满了。

三个铁家伙里有两个小个的,那是蒸汽机,个头最大的是个横放铁圆筒。别问啊,这就是温小七的锅炉,下面还用耐火砖砌了一个炉灶模样的东西,粗大的烟囱就在炉灶后面戳着。

对于蒸汽机,洪涛只能算是略知一二,大概原理而已。温小七的这台蒸汽机到底造得如何,一眼看不出来。但对锅炉的构造,洪涛就稍微明白点了,热处理专业里有部分知识就能用到锅炉制造上,也是考试必考的重点。

一台蒸汽机的好坏,一半取决于气缸、活塞、连杆、气门的制造工艺和设计合理性,另一半就得看锅炉的性能了。这是热转换的重要设备,没有一台高效的锅炉,即使用数字车床造出来的蒸汽机,也照样输出不了足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