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孔沛没辞职,但国防部长肯定当不了了,变成了副部长,原来他的下属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个结果对于孔沛来讲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他和文南一样没有家族势力撑腰,但是他比文南更实际,懂得该低头的时候只能低头的道理。而且他也并不太反对攻占大宋的主张,如果可能,他想一直打到山东半岛去。那里是他的老家,让大宋朝廷占着,不如让帝国占领。反正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宋人,只是个北地汉人而已,没必要替大宋朝庭惋惜。

黄氏兄妹和栗娘、武大郎、高小锤都留任了,他们都是专业性质比较强的职位,别人还真不敢说能比他们干得好。慈器这个万人不待见的臭狗屎,自打替洪涛背黑锅之后,不光没倒霉,还成了帝国官员的表率。这次他也没辞职,而且还升官了,当上了监察部的部长,原来的监察部长伊一当选为第三任帝国总理。

洪涛猜的一点没错,伊一在这件事儿里又是幕后主使者,而是还是最终的最大受益者。这个第一届航海学校毕业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他和他那群志同道合者只是在实现他们的理想。

当初在慈禧手下的时候,伊一就是航海学校毕业生中升官最快的。他由于职务之便,知道的事情也多,慢慢就成了这群毕业生里的领军人物。后来他当了监察部长,理所当然的继续当这个领军人物,而那群毕业生也都进入了帝国政府和帝国海军任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职务越来越高,可是理想并没变,就是要把帝国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国家。有海洋的地方就该有皇家海军,就该归入帝国版图,就像当年洪涛给他们上课时候说的,帝国的国境线就在海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上。

他们也确实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而且是百折不挠,即使他们的校长洪皇帝反对,他们也认为是一种考验,目标依旧不变。不光不变,还更清晰了,第一步就是北面的大宋。

这倒不是他们天生仇恨大宋,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吕宋岛南面全是荒岛,一个比一个荒凉,也就文莱港和爪洼岛上还有点人,基础太差。西面倒是有一片大陆,可是中间隔着南海,距离有点太远。那边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山地、雨林居多,除了港口之外,也不适合作为建立大城市的基础。东边更别提了,全是大海。

只有北面的大宋距离不远,经济发达、道路交通、城市建设都比其它地方好太多,还有金河帝国最需要的人口,不想侵略都不是合格的洪皇帝学生。

其实从道理上讲,这些年轻人的选择真没错。如果金河帝国能占据大宋,对国力来讲将是一个质的飞跃,马上就变成这时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有了金河帝国的制度和科技,再加上大宋的人口和土地,真是谁也挡不住了。

第126章 皇室丑闻

在这个问题上洪涛也不会反对,他只是反对用极端方式去占领,也就是战争。这个问题就太复杂了,一方面是他个人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取向不同。洪涛认为只要坚持对大宋进行文化、经济入侵,过不了十年或者几十年,大宋自然而然就会被金河帝国吞并,根本不用劳师动众的去打仗。可是这些年轻人比他这个老头子还着急,他们不想等那么长时间,有点分秒必争的意思。

现在好了,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把帝国政府都换了,还进行了一次大动员,麦提尼和慈悲都属于在这次动员中表现不好的帝国官员,被撤换也是正常的。如果帝国想要入侵大宋,那就必须要获得海外殖民地的全力支持,主要就是资源和人口。洪涛建立的金河帝国其实就是个研发中心,本身没有啥资源和实力,全靠周边各国和殖民地的输血活着。如果殖民地总督都不支持帝国政府的决定,那不就坏菜了。

麦提尼回家养老去了,泊鱼接替了开普敦总督职位,这也算是新任政府对把泊蛟赶下台的一个补偿,利益交换嘛。卡兰巴港总督由布什的表弟出任,那是个海军出身的舰长,一直都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担任巡逻警戒任务,对这边比较熟悉,也算是个合格的人选。慈悲是慈禧的儿子,别看慈器被帝国人民原谅了,但是慈禧还是臭狗屎,连带着慈悲也倒霉。要不是有翁丫和翁家的庇护,他估计还得去补给舰队任职,甚至连主官都当不上。

现在他被派到了爪洼岛上继续担任总督,可是这里的总督和卡兰巴港总督就不是一个概念了。爪洼岛和文莱港都是帝国新占领的土地,文莱港更名为文莱城,算是帝国本土第三座城市,爪洼岛上也要建立一座城市,就叫爪哇城。

但目前这座城市还没影子呢,只有一个建筑工地和一个小军港。慈悲等于是来开荒的,手里除了奴隶之外,连兵权都没有,还得时刻提防南边沿海地区的海盗偷袭。

翁丫倒是没嫌弃慈悲,不光没嫌弃,还辞去了卡兰巴港驻守舰队司令的职务,在总理办公室里臭骂了伊一和所有政府部长一顿,转头开着翁家的船、带着翁家的几十口子亲属去了爪洼岛,给慈悲当保镖去了。面对这个已经为人母却依旧彪悍如初的女人,伊一也没辙,骂就骂了吧,在这点上他倒是和洪涛学了不少,脸皮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