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这一天洪涛都是在田边渡过的,他还是不太放心李尧夫他们独立配药,更不放心那些从来没使用过农药的农场职工,不停的嘱咐大家不要让农药沾在皮肤上时间过长,沾上了赶紧用清水冲洗,还得逼着所有人都带上棉布做的口罩。波尔多液再毒性低、再残留少那也是毒药,操作上一定要小心。

“这些蓝色的药水真的管用吗?”忙活了一天,傍晚前洪涛又提着两罐子药液跑到了自己的皇庄里,拉着拜香和她的几个黎族本家一起,把自己家的烟草田也给喷了一遍,然后就累得直不起腰了。别看在战舰上洪涛生龙活虎的比谁都精力充沛,但是干起农活来,他还真比不上拜香,隔行如隔山啊。

“管用,农场里昨天就试过了,明天你来看看,如果这些锈斑不继续增多,那就说明有用,过几天再喷一次,庄稼的病就算治好了。”洪涛已经坐到了田埂上,一动都不想动了,只有嘴还活着。

“嘿嘿嘿……那天我当着大家伙说你,你别生气,以后我改,泊珠已经骂过我了……”听到烟草田有救了,拜香的心情大好,也知道自己前几天对洪涛有点过分,主动道起了歉。

“没事儿,夫妻俩吵架是常事儿,我经常不在家,家里家外、孩子老人都靠你们照顾,干活少就别怕挨骂,这很公平。”拜香能主动承认错误,洪涛很欣慰,自己的妻子能通情达理,就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恩惠。

第181章 本土扩张

“走吧,我背着你回去,回家给你做烤肉吃!”拜香看到洪涛累得都不愿意站起来了,干脆往前面一蹲,打算把洪涛背回去。

“我还是自己走吧,这要让别人看到,指不定又得说我什么了。以后记住啊,你是皇帝的妻子,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有火也得忍忍,回家之后再吵不迟。最好别在外面随便发脾气,不光是和我,和别人也一样。”别看拜香身高不到一米六,但她真能背得动自己。这个在大山里长大的黎家姑娘,可以背着一百多斤烟叶从田里走回家里去,还不是一趟,是好几趟。只为了剩下雇车的钱,洪涛家里只有两匹马,没车。

事实证明,科学就是科学,波尔多液确实是很好用的农药,只要按照比例正确混合稀释,它就能对付这种类似霉病的农作物病害,而且见效极快、治疗的也非常彻底。自打喷上了波尔多液之后,金河城农场里的所有庄稼病害都不再继续扩散了。三天之后喷了第二次,一周之后染病的叶片就开始枯萎脱落,其它叶片啥事儿没有,还是绿油油的。

而这种神药的发明人李尧夫和其它两个实验室的小伙子瞬间就成了金河城的大英雄,相对于其它发明而言,农药这个玩意最对老百姓的胃口。有了这个东西和漂白液的存在,以后就不用再怕庄稼长虫子和生病了,不光金河城的庄户人不怕了,帝国所有领地和属国里和庄稼打交道的人都不用怕了。只要洪涛乐意,这种高效农药就会传遍全世界。自古以来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从此以后就站起来了,就算没完全站起来,也应该算是蹲着,比以前趴着、跪着强多了。

洪涛当然愿意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不过不是免费的,他要把这玩意当神药卖。你还别嫌贵,看不上眼的给多少钱还不卖呢。

洪涛啥时候变得这么有骨气了?其实不是骨气的问题,而是产量问题。硫酸铜是一种伴生矿,没有单独的矿脉,不可能大量开采获得。又得用它来制造硫酸,还得磨成粉末去制造波尔多液,根本供应不上,别说卖得满世界都是,能把帝国本土和海外领地照顾到就不错了。

哦对,波尔多液改名了,既然对外说是李尧夫发明的这种神药,那它和波尔多就没啥关系了,它有了一个新的中文名字,叫李氏蓝。

对于李氏蓝的配方保密问题,洪涛毫不担心。化学这个东西是精细学科,比冶炼金属、造船和铸炮都难仿造多了。任何一丁丁点含量的不同、温度的变化、甚至顺序的颠倒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光靠逆向推来搞清楚成分是非常非常浩大的工程,在世界上还没有国家系统研究化学这个学科之前,不用担心配方外泄问题。

倒是李尧夫这个人才是最大的泄密点,因为他还不是帝国居民,而是一个大宋官员的孩子。但洪涛也想得开,他选择相信李尧夫的誓言和人品,继续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学习。